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554|回复: 20

看病就医经历案例收集中!!!(永久保留)

  [复制链接]

866

主题

1330

帖子

31

精华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8
获赠鲜花
31411 朵
个人财富
3918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11-2
QQ
发表于 2011-3-1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大家都知道,无论在文化上(特别是语言方面);无论在医疗体制上;无论在医疗管理上;无论在社会医疗资源的的配置上;无论-----,太多太多的方面,加拿大医疗和移民过去所享受的医疗都有这天壤之别。因此,了解加拿大的医疗体系;认识加拿大的医疗;适应加拿大的医疗对于每个移民来说就变得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J& y/ A$ N5 u+ D6 l

3 A' m+ k7 o) T- {+ w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的利用好加拿大的医疗资源,最大化地享受加拿大医疗给移民带来的利益。特别有必要利用这个平台,不断地收集更多人的看病就医的经历和体验。从中找出导致看病难的各种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真正能够享受到加拿大医疗的优势之处。9 [' b) p  e/ v+ h" o
' E: d0 [2 p& b6 N5 ^# r1 t
      把您的看病经历告诉大家吧!
5 |5 K" ?9 w: [) L+ c- L+ M      把您知道的周围好友或同事的看病经历告诉大家吧!
1 C3 y8 m0 f, h  \+ f' @' }* z: n      把您对加拿大医疗满意和不满意告诉大家吧!
4 r9 A- ~8 u1 D- O: u4 c+ u' M& n. q7 N, o# s
, U: `% k0 Y( C8 x
这里是虚拟的世界,您可以打消任何顾虑,发出您想发出的任何声音!
+ B! x* s$ p% O  N3 R$ t  ^5 s+ ]# P9 E, ^

: G+ Y7 V6 c3 }'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i" v3 G% ]: b3 ~8 z
送人花香,手留余香。: Q3 e9 w: z% K7 ~: Z: D% Q
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获赠鲜花 +1 收起 理由
MChinese + 1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查看全部评分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182

主题

263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7
获赠鲜花
3 朵
个人财富
2193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11-25
发表于 2011-3-1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1# 荣格
9 o4 D5 h! L' e7 H, M
$ U1 `2 D& X7 U' l& }" e3 k2 K3 X% n5 f6 V0 ]
    说说我经历过加拿大医疗系统 ) j) s2 R$ S! G3 q" Y9 d
10/30/2005 23:548 ]& _) a8 r- ^! j. H- V% ~0 w
: |6 |( L0 g" g7 I1 w
  1998年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第一次踏上温哥华的土地,立刻从心里爱上了这个干净美丽的城市,也爱上了加拿大尊重人/爱护人的友好的社会气氛,在友人面前总是对加拿大赞美不已。可现在,面对着病床上被加拿大医疗体系拖到生死边缘的丈夫,我陡然失去了在加拿大生活的所有兴趣和信心。; _) |, A* T: v) c
  如果连生命都得不到尊重和爱护,其它的社会服务又有什么人文可言?如果一个医疗体系连最初级的诊治都不能保证,那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能依赖什么的呢?
' Z2 P% b# [$ C* G3 n: M1 ?+ ]; m4 e" u( ~0 O3 N* q2 F8 I+ Q2 L
  这是一个让我伤感而无奈的过程。 5 M! |' w1 a- `2 i
! H; {7 j% g1 `# a+ `  K1 r, P
  2004年10月,我丈夫到家庭医生那儿验血,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医生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 Q. y* w4 p+ r  ~

( R# D' L' E) E( Q! q7 m  2005年1月,我丈夫因咳嗽到家庭医生处看病。医生让他做了一系列的血液化验。化验后,医生告诉我丈夫他的肝可能有问题,需做进一步检查。于是让我丈夫做了B超检查。做完B超后,我丈夫就一直没接到医生的电话,因此便认为是检查结果显示没问题,就把这事放一边了;4月份,我丈夫因咳嗽还是没好,再次去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一看他上次的检查报告(他这时候才看?!),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次让我丈夫去验血和做B超。结果B超显示我丈夫肝内肿瘤已有 10 CM大,家庭医生马上把我丈夫转给一位消化道的专科医生。专科医生给我丈夫做了CT和其它检查后,确诊为肝癌,属晚期!!消化道专家把我丈夫转给外科手术医生,医生决定给我丈夫做肝切除手术。
- @7 I- O! W' j+ U
9 a' n4 \5 C4 N3 G2 L+ @  排队等手术,一直等到5月14日。手术后,活体检查发现有肝内转移。   Q6 g; G5 @; R2 D1 L

0 M9 e& Y9 E, I8 R* Q- B  5月27日,手术医生说要把我丈夫转到BC癌症中心的专家那儿治疗,让我们等癌症中心的约见通知。我们等啊等,不停地打电话催问,甚至亲自到癌症中心催问。在没有任何治疗的度日如年的情况下,等到7月8日才见到专家。专家要再次给我丈夫做验血和CT后才确定治疗方案。在我们亲自上门催促下, CT排到7月22日做。等7月28日再见到专家时,得知肝内转移的癌细胞已长成数个小肿瘤!!专家说要进行介入治疗,但因为他要休假,估计治疗要安排在8月底, 9月初!拖…拖…拖!!!我们在焦急如焚的心情中看到的都是无处不在的拖延,但病情不等人啊!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弃加拿大而转求中国的医院。中国的医生看完我丈夫的报告后,在感慨加拿大医生的无知与治疗不力之余,认为只有做肝移植才可以给我丈夫一个生存的机会。
+ [, E1 |; s" X' S+ U+ |5 q2 ~' [) i: `+ W; Q9 k! c
  8月7日,我丈夫到达上海。 8月9日,我丈夫住院检查。 8月25日我丈夫做了肝移植手术。目前,我丈夫还在努力防排异/防复发/防转移,这种努力要陪伴他一生! 4 L, w  I( u" c
9 k! \; M8 C3 _
  从回国到现在,我丈夫的医药费已超过50万人民币,现在为防止排异,每个月的药费和检查费高达三万人民币, MSP是一点都不给报销的。我们的两个孩子一个有三岁大,另一个才三个月大,而我丈夫的收入一直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想一想将来无边的岁月,我真是不寒而栗。 2 n6 x% r$ W' g0 {% o/ {5 w& K
! z, Q4 V, i2 q3 v* \1 a8 i
  回首这噩梦般的几个月,咨询了加拿大和中国的医生后,我们认为 1 T) `2 Q( ]0 N$ ]! a% w

! n! j# |: k) ^1 p/ q. A  1)家庭医生是难以原谅的,原因是: 2 A0 c4 N/ u2 s- q. f

( f# K& T0 {5 f( |  家庭医生在2004年10月知道我丈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治疗和忠告。而加拿大的专家告诉我们,凡乙肝带菌者应该服药使病毒变成不活跃的状态。在1月份我丈夫的血液化验结果中,肝功能正常,但AFP(肝癌特有的一个血液指标)已达274,而正常人的应小于20。中国的医生说凭这个就可以断定有肿瘤,但家庭医生不仅没有这种知识,而且不对我们说明化验的情况,也不把我们转给专家,只是让我丈夫做B超,而B超没看出肿瘤后,家庭医生没有接着联系我们,安排我们做进一步的检查(如CT),而是把此事搁置一边。三个月的时间,我丈夫的AFP值从274上升到34,000。肿瘤从B超看不到长到了 10 CM大,而且有了肝内扩散!如果1月份能发现肿瘤做肝切除,治愈率可高达80%。而现在,即使我丈夫做了肝移植,仍然有很大的复发或扩散的可能。 , O5 k5 `/ Z/ o* j! Z2 d* r

3 ^: }$ E9 V: W# [: ]. M  2)加拿大医疗资源紧张,使我丈夫的病拖延至此。
' c  @0 x/ X. I$ {7 a+ W1 d: W
  在加拿大,很多费用略高的检查手段是非常难预约上的,比如CT扫描。如果我丈夫一月份是做CT而不是B超,肿瘤早就被看出来了。手术时间和专家诊治时间的拖延已是老生常谈,但切身地把生命放进去拖,岂是心焦心痛这样的语言可以描述?我丈夫手术后等专家约见的近两个月中,没有得到任何治疗,任由癌细胞肆虐长成数个肿瘤! & D/ Z8 a9 F0 M/ E

) o. {/ D5 A6 B  今天,我把这个进行时的事情写出来,有几个目的:
5 L0 ~  X/ S0 J6 ^8 N& R: z. L1 t2 w) O- K$ S5 j$ x
  1、谁能告诉我,我可不可以去告那个家庭医生?怎么告?我不希望这种没有足够医疗知识和责任心的人接着行医,他还会害了其他人的。 6 W/ k+ d* I! P1 _/ @6 n

+ F( R1 C3 w# R  2、我希望与竞选省政府议员的有关党派进行联系,希望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泪能推动医疗制度的改革。
* a- i* z4 U8 S# Q: q: q( j4 O/ r. G) T0 D  m1 n5 S
  3、我想提醒所有乙肝带菌者,一定要定期检查,一定要治疗乙肝!我也想提醒每一个去看家庭医生的人,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家庭医生,每次化验或检查后,要再见家庭医生一次,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化验或检查结果,上面会有正常值供你比较的。切切!
& w" t! s) t; U, ?+ k; n  c3 k4 J0 {* V9 i
  祝愿每一个人,包括我丈夫,健康长寿!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43

帖子

0

精华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4
获赠鲜花
2 朵
个人财富
43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2-7
发表于 2011-3-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1# 荣格 1 w- m8 W6 s: q

2 K. b1 t4 y/ [2 N7 E8 A2 X# }
: B5 G$ W5 n* B6 P. e( H4 ?    资本主义的加拿大却有着社会主义的医疗制度.
& P$ B8 w; @2 [( V, O1 R% X, v- n  H+ Y5 }* R' p
加拿大医疗制度是国家的, 不是私营的, 象是社会主义, 在医疗制度下, 有钱没钱都一样排队, 做到了人人平等, 没有特殊化. 这也是加拿大人引以为豪有别于美国人的地方. 但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医疗制度, 存在着弊端比如缺乏效率, 浪费资源(有的人一点小病, 到处看, 就因为不要钱.医院也没有节约的积极性), 医生缺乏积极性. 医生的收入被限制了(听说是一年五十万), 那就是说如果医生看100病人赚到五十万, 101个病人开始就是白看, 做义工了. 想多赚多钱的医生就会去美国等地开业. 所以加拿大现有的医疗制度可能流失医生, 也难吸引别国的医生来行医. 有钱的病人跑美国看病去了.; e$ O4 ]! O& e4 p5 a

; i2 A& X2 X/ y加拿大医疗制度越来越成为加拿大人的负担, 每年的医疗支出占了GDP很大的比例, 已经到了不堪负荷的地步. 每届的政府都想改革医疗制度, 但是都怕失去选民的选票, 不敢轻举妄动.
( A4 y* _, g' ^, N
  n; j6 w# w, T% U0 x加拿大改革医疗制度可能会向美国学习, 实行两极制度. 自费(有钱的)可以多花钱以更快的速度看到更好的医生, 用更昂贵的新药, 享受更好的医疗设备, 得到更好的治疗. 没有钱的免费, 但是要排队. 并且结合公司的医疗保险计划. 医生多看病可以多赚, 加加班也有动力了, 符合多劳多得的原则; 私人企业看到有利可图, 有可能投资医院, 投资设备建设更多的医院, 还可以吸引国外的医生来加拿大, 医院多了, 医生多了, 大家看病就快了.; N  O/ d4 z* Q
( Q, T! I. H" J9 L. L
加拿大医疗制度不改革的话, 排队看病做手术没有加快的可能.
. Q. O% C& [$ j2 t) }: {: w$ A. V
社会主义听起来就是好, 为什么做起来那么难?
做人晶莹剔透(诚信、光明)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53

帖子

8

精华

版主

数码信息狗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7
获赠鲜花
467 朵
个人财富
1921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11-28
QQ
发表于 2011-3-2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支持一下
QQ: 917894045  加国专业人才群: 47934801
IT 系统分析开发; 人工智能及 生物信息研究; 知识结构和人机互动研究开发; 自动化工控; 远程传输和监控。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307

帖子

4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5
获赠鲜花
4722 朵
个人财富
9138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11-25
发表于 2011-3-2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国内现在看病难的状况还是有很大改观,相比之下,加国的看病效率的确不太高。
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还有一帮可信赖的朋友!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主题

667

帖子

1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9
获赠鲜花
11 朵
个人财富
5930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18
发表于 2011-3-2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1# 荣格 % y) n8 T1 I: \8 [; Q7 D

2 k: P- v" |. B2 S加国庸医不少 “草菅人命”者众# q, r& _9 h3 ^; \$ A& K) O$ I
   
9 D) N* ~7 l1 H
: r$ R% W9 t- \2 O环球华报记者宋娜报道 加拿大的公营医疗系统一向为人詬病,不过,这次除了抱怨轮候时间过长之外,人们还要小心“庸医”的“草菅人命”。
! K! S' L: h  L2 g4 H5 z
& a: ]7 ?$ m5 p2 O十分之一病人被误诊
" p( x8 w. Y% `% ^; W, U! k
7 m3 E( u) g1 u3 w: _; n根据加拿大健康信息学会(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CIHI)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加拿大的一些医院里发现医生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多次出现错误诊断。在2005年,全加拿大 到医院就医的病人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士曾经被误诊及食用错误剂量药物。 * W$ L# x0 ~/ x+ }% A- B

; Q) \+ v0 M& w+ L. f8 q9 T据健康信息学会的资料显示,成人在就医过程中,受到疾病感染的比例为1:10,而儿童受疾病感染的比例为1:12。
  @: `# f1 u) z' C; S
1 `0 e* C6 n: o3 w- x纱布或会留在患者体內
# q/ {5 A2 D/ Q8 r. _: n- l1 ?) Y
0 }! h6 H6 p2 g2 _虽然,在手术过程中將医疗物件遗留在患者体內的事故並不多见,但此种情况仍然存在。据统计资料显示,加国(除魁省和缅省部分地区)每3000个病人中会有1位患者碰到这类事故。不过2005到2006年度中,此类事故仍旧比2003到2004年度增加了200多例。 ! K2 Z: H- F$ t& x, X& m
. o' x9 I( ]6 m* |! U  {' l
而且据此前的调查显示,体型肥胖的病人在手术后有医疗物件留在体內的机率比一般病人更高,但却无研究显示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他的高危人群还有:需要紧急手术的病患,原定手术计划又未预料更改的病患,或是在手术过程中调动医护人员也容易导致该项事故。
% y( h. v! ?7 j. D  o$ ~  K  o1 z2 ]" \, X/ g
健康信息学会健康报告与分析部主任普辛斯医生(Indra Pulcins)指出,在手术后,將棉球、纱布等医疗用品不小心留在体內的后果很严重,但专家也建议有目标的策略可以减低这样的机率。这些策略包括,在手术后检查棉球及医疗用具的数量,同时仔细检查手术部位。
* [' x# G5 P. i" L6 `3 z* s$ Y. P& q& x% q
每年上万宗产科事故
, F' I6 t" Q  K: _% ~! L! b" f' m) R8 P$ \% Z  c
在医院正常分娩的女性中,每21人中就有一位女性遭受过产科损伤,例如,子宫口及阴道壁破裂,膀胱及尿道受损等。从2003年4月至2006年3月,除魁北克外,加拿大其他地区的医院中每年有近9100宗的产科损伤个案发生。
( s4 b- `: @: `" V* O5 j5 `9 f  G6 U: @- e" ?6 N
调查数字还显示,除魁北克外,加国其他医院出生的新生婴儿中,每141个婴儿中就有一个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受伤,每年发生的个案有近1700个。受伤部位分括头皮部位、头骨骨折及神经系统受损。 6 O, ^5 v; Z+ ]6 D$ T
$ R( \+ T& V" `
一些早期的调查显示,导致婴儿在分娩过程中受伤的因素包括新生婴儿体重超过4公斤,母亲分娩时间较长,分娩过程需要仪器助产及母亲分娩时候的姿势。 / k1 c% f1 _  L
; l' b0 \" C* b4 o
健康信息学会的分析显示,除魁省和缅省部分地区,加拿大的医院中1000个病人里就有平均3.6个人在就医过程中出现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血凝块或血小球组织经过静脉系统进入肺部,这主要是由於病人臥床不起或是久坐引起的。 ; ^6 k8 R% V* c2 u5 E# A6 B! p; U3 ^

5 `  @) b( m# ~* c* b专家:建立药物警报 9 E" b5 O; p& W  \% p
8 v* j( q2 S  K
健康信息学会副总裁塞尔默(Jennifer Zelmer)表示,反省医疗事故有助於学习进一步预防。她说:“虽然我们不知道如何避免所有的医疗事故,但在分析发现的问题中也是学习如何预防的重要步骤。”
' X  B/ A- l% j4 D: f3 i" G  o; _, U7 Y8 y) v
专家建议要降低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风险及误诊,可以建立自动化药物警报及使用药物调和治疗,这些都有助於避免医疗错误的发生。
记住别人的存在;网上网下行为一致;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主题

667

帖子

1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9
获赠鲜花
11 朵
个人财富
5930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18
发表于 2011-3-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1# 荣格
5 W9 Y3 y6 L/ C" n# ^7 f1 ^- c5 ~/ W- D4 m0 f
性命相托:不得不说的加拿大医疗现状, h# J9 w: H0 Y0 s

% N- Z0 b, a, C6 z* e9 w! b   
5 s5 H/ y( Y0 }近日,"加拿大健信息研究机构"(CIHI)公布新的就医轮候时间对比报告称,卑诗省在全国表现最佳,主要领域包括:开胸手术的平均轮候时间由15.1周减至6.9周,髋关节置换手术由18.7周减至10.1周,而膝关节置换术更是减少约一半,由25.4周减至13.1周, 跃升为病人轮候时间最短的省份。省卫生厅长冯宜干(Kevin Falcon)自信表示会持续引入富有创新元素的计划,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继续减少轮候时间而努力。. k" Y3 U. j; K/ p

# U. y* b0 f, @% }就在这些本省医疗体制改革成果光环的背后,全省民众"看病难、看专科医生更难,看急诊求医难上难"的抱怨、批评之声仍不绝于耳,纳税人要求实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呼声仍然高涨。而以上这条新闻, 将令人头痛的加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再次摆到了国民面前。
+ K" @" h  K( f5 R$ N! c- X9 a) t) O3 A0 }* D8 d* ]
那么加国医疗体制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呼唤了多年的医疗体制改革“以病人为本” 的实际成效在哪里?加国医保是"病入膏肓",还是差强人意?……为了更好地说明医疗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让我们将视线切换到为广大民众所诟病的加国医疗之怪现象上——
+ b( x6 R' f, z. P, A4 [
: s; r6 L  U4 W) X“包医百病” 的家庭医生6 \; B. C: _7 x
/ }) ~  Y, b. A! B% \# E: T$ A
相信许多病人都有过遭遇"包医百病"的家庭医生的经历。
- F- N# O/ X; f( N! e& L
: N3 ?: }5 i- r- z$ ]- r, ]& n5 ~我们对看病的一般常识,是根据内科、外科、或儿科、妇科的需要去治病就医,而在加拿大则是一古脑儿的全由家庭医生一手包办。一位朋友曾告诉记者,他曾经由同一个家庭医生看过眼睛(眼科),手臂(外科),喉咙(耳鼻喉科)、肠胃(消化科)等方面的病症。另一位朋友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一家三口去看家庭医生,小孩的问题(儿科),老婆的问题(妇科),他本人的问题(内科)统统由一个医生看。家庭医生给人"包医百病"的感觉。既然家庭医生通晓各种医术,能尽专科医生之职,专科医生又何用之有?又何必浪费人力资源呢?8 B# X, c2 v0 N' w. z& f; H- ~1 k

  o7 X% }) D. l& @0 G% i医疗弊端案例选: e: S: a. s9 m# |+ p. E/ Y) C8 c
% `. D8 G7 h# m: }
俞徽先生以前在中国是一位老医学工作者,移民加拿大已有十几年。俞先生结合他本人长期在中国、美国纽约的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的工作经验,加上对加拿大医疗制度的调查考察,指出本国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的弊端和欠缺之处:
# {+ P1 G1 v0 h# z/ s9 W4 r1 p9 U. T! d; N! \6 W
(1) 不完善的诊所——病房——实验室一条龙服务
9 m, d; u6 P' k! |! X. e- }! K( e0 S* z8 g: ^  d  A2 C
大多数是三者不在一个medical building里,有的相距甚远,不仅给病人(尤其是不开私家车)诸多不便,而且贻误诊疗时间。一位董姓女士反映,她在足月妊娠临盆前常规子宫超声波检查,发现胎儿缺血现象(最常见是脐带绕颈),但技术员若无其事回答她说:"我不是医生,不能告诉你正常与否?我先Fax给你的医生,你去询问妇产科医生吧。"结果是三日后医生告诉她,胎儿已死亡,引产一具死婴。本人痛不欲生但回天无术。
( E) @" A2 C. D: }) V3 U
) ^8 J$ A/ U) Q4 I  a& l2 U8 U5 U(2) 病人等候医疗服务时间过长
2 i5 N6 E0 e! P3 J. f7 E: S6 F3 y. T! t: T% z
主要是由家庭医生转诊至专家诊病时间过长,有时简直就是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和危害生命。举例,汤先生被诊断为前列腺肥大,严重尿闭需持续导尿,但入院等候时间太长,护士每三日换导尿管一次,病人不堪折磨,放弃加国公民的免费医疗,前往中国自费急诊住院手术。周女士被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但迟迟未能及早确诊治疗,也是返回原居住国及时治疗和治愈。古月先生患鼻中格偏曲,请一位专家手术,答复是等五年以后。宁女士患急性皮肤骚痒, 服过敏药无效,由家庭医生转皮肤科专家但要等两个月后。两月后病人的皮疹症状自行消退,却接到专家门诊电话告诉可以按时应诊,令她啼笑皆非。……
& ?" @% u% \  V6 L0 t; H, w, X4 u  I4 T5 c9 V
不少癌症患者(也有非华裔) 要求作CT Scan确诊,但往往因等候时间过长而病情加重。不得不感叹:加国的医疗服务对一般轻症或慢性病较好,但千万不要得急病和危重急病。
3 _9 w6 z* r. |6 e0 b9 }9 b4 o* [0 l+ k6 [& c
(3) 过于严格执行剖腹产手术' q/ y, [6 _; e! K/ }) P
7 p- V* u) g* {9 @7 j* a
尽量鼓励产妇自然分娩是无可非议的,但对剖腹产手术过于严格执行和限制,有时就会产生严重恶果。韩女士是足月妊娠,但因胎位不正迟迟延长产程。医生拒绝剖腹手术而在强行牵引时造成胎儿肢体骨折。
# |" ~8 }6 I3 E" T& V( I: z) W2 l. B3 J
遭遇专科医生6 X7 r4 E5 j9 d" _" S$ K- F
大陆移民何先生日前也跟记者谈到了他的一次看病的遭遇: % v! `% n0 }: {
4 [; z4 z' O* @! e/ P' t
"最近我因治疗的关系要填一份表格。我于是填好了送去专科医生的诊所。接待小姐看了说要填上我吃过的药的剂量,我说不记得了,可不可以看看这里病志上的记载。接待小姐说病志上没有,要我回去问我平时取药的药店的药剂师。我说可不可以问问医生,她竟说我没有预约,不能见医生。我于是说那可不可以帮我现在预约一下,她说不行,你要回去找家庭医生,让家庭医生来约。至此我真无话可说,只好打道回府”。, A* P! ~: b5 ?9 V* _

* n6 v. t- j1 C从何先生的遭遇可以看出, 这种医疗管理制度原意是家庭医生可以处理的就不必看专科,目的是节省资源;殊不知家庭医生既然已经把病人推介给了专科医生,病人再回到家庭医生那里就只是走过场,最后还是要回到专科医生那里去,结果反而是占用或浪费了更多的资源,而于病人毫无益处。 对此何先生深有感触地呼吁:这种 制度究竟是为谁而设呢?现在医疗资源相当吃紧,这种制度眞的是应该改一改了!"
2 d" ?$ O+ y6 G$ P
, `& V+ o. E% F% o  Z; V全民医保与资源配置的矛盾/ F, S# y: ]& a0 X5 D( C
+ f6 B; r0 L6 A  G  a; s
加拿大一直以优越的全民医保制度自傲于全球,也是吸引我们选择移民的原因之一,然而这一健保体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社会主义"色彩,医疗福利过多集中于老幼妇女及残障人士等,故而加拿大可称为"养老天堂"。. m2 a* i, _' c* b! S% C: _

+ j2 {, F4 Y) h: f+ @1 U1 F% V这其中还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简单举例,一个从未在加国纳税的移民老人,可以获得数万元的心脏手术治疗,而医院的急诊室却长年爆满,救护车不堪重负。这并非指老人医疗服务不重要,而是政府的医疗资源分配未能有效地适应现实的人口变化,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合理,没有充分体现出最基本的全民社会健保的优势。医疗体系效率低下、管理差劣,不死不治等诸多现象一直为广大民众所指责。3 C0 f# ~* Z. I& h& p% B
- P9 y, Z- T7 e) C4 w& H$ `2 f- J
全部免费意味着政府的付出,这避免不了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也导致政府的负担过重,导致一些资源的浪费,甚至有人认为"全民医保事实上是全民医不保? " 加拿大2006年的医疗健保支出达1420亿加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4%, 创下历史新高。平均每人花费4411 元,是1975年的三倍。而2009年11月19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加拿大当年的医疗开支已达到1830亿元,也就是每个国民分摊近5500元。
  {$ W8 y: L3 e! D: ?0 k8 D( t1 T1 F  j' N
在所有采用相似医保制度的国家中,加拿大是人均花费最高的。然而,尽管联邦政府每年在医疗方面拨款高达1000亿加元(640亿美元),卑诗省政府的收入有六成以上是用于医疗投入,但据一家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机构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为公民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仅略好于匈牙利、波兰和土耳其。而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近40%的加拿大人表示,在过去3个月中均有未获得及时医疗服务的经历; 81%的家庭觉得,轮候时间不合理.这也互相印证了加国老百姓对本国医疗制度存在不满的现实。
- z) b# E- |( [5 H& c0 m# k% @2 f$ x& i1 m' ~
目前,加拿大的医疗设备、医院建设在世界上仍然处于较领先的地位,加拿大的医疗水平、人员素质也是不错的。差,是差在体系和管理上; 错,是错在医疗体制不是为病人所建立而是为体制本身所建立,所引发的问题必然是流程漫长、章程死板,不能充分将硬、软件的效率和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一方面是大量设备、 器材和人员的相对闲置,另一方面是许多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急诊室外等上好几个小时的普遍现象已为病人所接受。与其说是忍耐,还不如说是一种无奈。
) A0 V( O) l. q7 W' J. e8 y, j6 _" ?$ k0 x
如果说,一位肠胃病患者,折腾了几周的时间,连专科医生的面都见不着,试问如此低劣的医疗效率,还侈谈什么全民医疗健保体制呢?
1 E' Y/ O- V: u' i% ~. q% A$ s; z* |7 X( W) d/ L
加国医疗体制为全民提供了公平的保障
5 s% x+ Z3 k) e7 y' {8 n; Z, v0 V2 J* ?
郭先生曾长期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生活和工作,移民来加拿大18年了,是本地一名资深时事评论员。在对加拿大医疗体系做了一番比较分析后, 郭先生认为,加拿大医疗体系是世界上真正社会主义的全民医疗保健制度之一,为全体国民提供了全面、公平、良好的服务。加国医疗体制的公平性尤其突出——上至总督、总理、省长,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凭同样的医疗卡,享受同等的公共医疗、保健服务,没有人例外。7 q8 m( a) |4 ~( V1 l2 [

# P" D2 K/ c: j4 X在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比较来看,郭先生说,中国大陆的公共医疗至今还没有真正保障全体国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医疗待遇的不公平性,在大陆十分明显,公立医院一直设有条件优越的高干病房,高级干部、公务员等享有的住院、用药待遇,和亿万城市普通市民和农民相比差距极大。而香港的公立医疗系统,为全体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障。但由于存在公立、私立双轨体制,收费昂贵的私营医院和私人专家会诊,为一部分居民提供了条件优越得多的住院、手术、用药等医疗保障。所以香港居民的医疗待遇实际上也是不平等的。由此看来,BC省有人提出欲建立医疗公私双轨制需慎行。
# H' `& g. I' ~" t) Q) Y4 S/ N; u9 |
  E! t0 J, s6 P  K0 [郭先生对本国的全民医疗保健体系充满信心,认为今后需要做的是在管理上与时俱进,提高服务效率。全国大多数公众对这个医疗保健体系也还是信赖、爱护的。否则,全民医疗保健制度的创立者、新民主党创党元老托米·道格拉斯(Tommy Douglas),不会被全国人民誉为"加拿大医疗之父 "。" T. z1 \& ~2 Q% p

3 O. q9 v9 C( b4 p/ x& m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C. K3 ]0 ~; |' ?# Z& u9 H. E8 P6 e
$ K$ V! }$ F/ E/ K: c/ g2 ?! Y
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疗体制说得上是十全十美的医疗系统,北欧的瑞典、挪威等国也只是相对优越一些,而中国也好,美国也好,都被全民医保的问题所困扰。每一个移民来到加拿大,都对可以享受加拿大的医疗保怀着极大的期望,这不仅仅是移民的初衷之一,更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人生大事。综上所述,我们需要的是对加拿大的医疗体制"动大手术",来个釜底抽薪式的改革,而不是小打小闹指标式的改进。具体到BC省,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缩短排候看专科医生的时间?什么时候急诊病人才能及时得到治疗?什么时候才能减少误诊!我们不再愿意看到医疗体制的改革问题,被执政者和反对派当作政党竞选的筹码踢来踢去,不管是什么党执政,都需要从体系运作和管理制度上找准医疗体制的"病症"而"对症下药", 注重改革的实效。要眞正做到让每个纳税人不仅仅是“病有所医”,而更重要的是“医得及时”、“医得有效”, 给广大病患者带来健康的福音。0 a4 Y5 G" Z0 d  Q7 E7 C

. B+ e2 t2 F+ v7 t(小资料:加拿大医疗资讯协会(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 的报告显示 ,加拿大2009年的医疗开支比2008年增长95亿元,除去通货膨胀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增幅为2.5%。报告指出,这也就意味著每个加拿大人 2009年的人均医疗开支比2008年增加了241元。)(记者简生稿件 刊登于2010年4月1日大华商报)
记住别人的存在;网上网下行为一致;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14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3-2
发表于 2011-3-2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1# 荣格
  I& c' [2 t6 h0 B* s5 q
. S) G$ K5 e; `: x2 m
7 {  q# u& L6 K5 Q" r% H    宝宝生下来一个月,老婆半夜身体严重不适,于是我们决定去看急症,大冷天拎着宝宝三个人急匆匆地赶到屎+暴医院,停车费每半小时三块钱,想想以前去看家庭医生,医神每次五分钟就把我们打发了,所以觉得虽然停车费贵,但也不会多到哪里去。题外话这里的家庭医生确实应该叫医神,一眼就能看出你有什么病,然后一笔挥就药方检查单,五分钟保证把你彻底搞定扫除出门。
) U& f" x) ?1 ]& T' d' P8 A8 q
% E% n) h: O7 K/ p刚进门口就看见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被两个保安拖了出去,当时误以为是警察执勤,清理混在神圣医院的坏分子。
' k- E5 r- f+ @5 _; O" T4 }0 J, B5 m, c
挂号超快,一个戴着大口罩护士模样的人迅速上来收走我的健康卡,叫我坐在凳子上,熟练地给我量血压测体温听心跳啥的,折腾了好一阵子我才有机会提出我的疑问:“为什么老婆生病要给老公量血压?”
* x( n, J7 Q! O( p( C! p7 }$ Q9 {4 u- [: p, b& [% e
护士不回答,瞥了我一眼,让我把宝宝拎上来,我当时想加拿大医疗服务真好啊,一人得病,全家都得检查,最终护士小姐闹清了是我老婆不舒服,才在我手上套了一个狗环,让我们去接待室等。
3 d7 j+ [7 k2 Z4 o0 ~
6 D) ?( g& p  V! v接待室里满是愁眉苦脸的病人,看来天下病人一般黑,你不可能在这里看到伪装过后的俊男倩女,一个越南小伙子很惨地举着滴血的双手,据说是工作时被锯切到了,等了两个小时之后我终于忍不住与旁边的一个老太搭上了话,老太兴奋地介绍说刚才那位不幸被拖出去的女士原来是位病人,等了若干小时之后跑去前台抱怨,至于过程不太清楚,只知道前台那位白人女士象抓狂的猩猩一样跳起来骂:“你才是婊子”,之后就有保安出现平息事态将张飞清理出场了。
3 ~# V! Z/ z+ ?1 P& m
1 L  e: j* r- {6 V2 S- p1 `) d; p看来任何地方都不能用强,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趁大家不注意我溜到前台,看看是不是有任何插队的机会,我满脸堆笑地和前台小姐搭话,要是在国内就孝敬香烟了,看来猩猩还在气中,看都不看我一眼,说:“我不知道!”,当时我多嘴又问了一句,她提高声音叫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2 y1 M; M' c+ K5 J+ ~6 l( \% h6 Z+ Q4 o' j9 v) Z8 o2 e  W
想想自己当年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对待人民群众甚至犯罪分子都还是挺客气的,但这毕竟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目的就是压榨我们的血汗嘛,不能指望能得到多好的服务态度。何况这还是免费的,天下哪有又好又便宜的事情呢?+ r( V8 W, A- e+ f* j
% o9 K0 s. X# f3 O: ^
过了一会儿老太上了,看来也是贴了冷屁股,老人家挺坚强,回来继续看电视。
5 y! k+ u: o' F) j6 ~# o  k: D% N: h! q% Z5 w" M9 b
四个小时之后我忍不住偷睡了一下,老婆也睡了,凌晨3点我们醒来后发现周围的人员组成没啥变化,老婆说她感觉好了一点,说干脆回去吧,我看了看篮子里小宝宝那熟睡的小脸,小家伙睡得热火朝天的,不时伸伸胳膊翘翘腿,我说干脆再等一等吧,眼看革命就要成功了,此时打退堂鼓岂不是前功尽弃?4 Y9 e6 M* u3 i3 H( z- N" \: S
. a; ~# |) H, H1 d  S3 J8 }$ e
凌晨五点终于有个医神出现一次带了五个病人进去,每个人分坐一张床上,用被单隔开,我听到医神和隔壁越南小伙子的谈话:' [8 U, E8 _& w  r% x
“你手被切伤了?”1 K" p0 R6 L9 X! Q" E. D
“是的”
) y4 R' l: t1 P$ l3 w, ]“怎么切的?”" L% _) N! O  g- X4 W
“被锯切了”. h- y+ r4 y. l' M8 ?
“现在还流血吗?”. K; E1 s6 |8 Z! H
“不流了”; C% L( d: s. u6 I0 @
“那明天再来吧!”
5 c9 x. n8 Q& h& h2 P' [. X% I9 l3 K& V$ D  I+ R
话音刚落医神就跑我们这里来了- `. g& [: t1 n
“怎么回事?”# ~, s) P; W, Y' H! X
“痛”
: k+ x1 F* y) m- K. z+ J7 u& X# d“现在还痛吗?”
; e2 s2 j# I: f; X4 y$ s老实的老婆:“好些了!”2 [2 U& u) v% e  g$ n
“哦,那没事了,这很常见!”# e/ H, D3 V5 y
$ Y0 k7 }: i/ C0 p9 \
我们只好无奈地拎着篮子退出战场,在门口看见那位越南小伙子,缠着医神不愿意离开,说无法象木乃依一样举着手睡觉,医神说都快白天了,你还睡啥觉,越南人无语,最后医神说,如果你真想今天弄好,那就去那边排队吧...
( @- j+ c. f2 L% l2 J; f  r+ D
/ h& D4 O0 o1 W+ w% m3 o0 Y来来回回总共付了40块钱停车费,想想心都不甘。
4 |; t& h3 r2 H' t6 u4 e, i' X; f! o' @$ n8 Q
事有凑巧,铁人Shandow不久夜里胃痛,翻遍家里都没有药,只好一个人来到屎+暴医院,一觉醒来已经大天光了还没排到我,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了,所幸我这次学乖了,把车停在对面超市,一分钱没付,讨了个大便宜。__________________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14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3-2
发表于 2011-3-2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shandow 于 2011-3-2 12:12 编辑 ) S5 `- Y6 u- e2 n& O7 p9 X

0 L$ M$ L- N, }! T+ q/ \回复 8# shandow 2 s4 G' L& V" s) r5 |1 W' M
$ ?8 J0 x" Y) H/ ~: |/ k/ Z' K
36岁福建女移民陈秀兰产后身亡% D: I! i+ `6 k4 h$ y& a0 A3 k  U7 y4 `. q
2008年11月26日
2 \' V" X- Y4 C! N, g' B" p% d+ s    来自大陆福建省的36岁移民陈秀兰于11月10日夜间在士嘉堡慈恩医院(Scarborough Grace Hospital)剖腹产下一名女婴,产后24小时后突然神智不清,虽经该院抢救并转至多伦多全科医院,但仍然没有救回她年轻的生命,陈秀兰于17日身亡。据悉,陈秀兰在产前的各项检查均正常,9日晚11时被送往士嘉堡慈恩医院,入院后尝试自然产、无痛分娩均未成功,院方于是决定剖腹产,陈于10日深夜产下一名女婴。产后约15小时后,陈秀兰亲自打电话给身在大陆的丈夫报平安;再过5小时后陈的房东和朋友来医院看望她时也神志清醒,就在探视者准备回家时,护士前来换药,房东夫妇发现伤口出血不少,但护士表示没有问题。但不久后即出现昏迷,转入重症病房后仍然昏迷;陈于13日晚间转至市中心多伦多全科医院(Toronto General Hospital)抢救,至17日晚间医院停止抢救,宣告陈秀兰死亡。


, _( y  ^+ e5 U  _% t- h. ]. G# p2 k) d2 a; B7 ^% [' c, i) N! T
(陈秀兰与丈夫郭建华的结婚照;来源:明报)! @- y4 ^, D- \1 d  f
这是半年前华裔孕妇潘敏红在同一医院分娩大出血死亡之后,该院再次发生的生产孕妇突然死亡事件。陈秀兰来自福建福清,2005年申请技术移民获准,登陆之后赴日本攻读研究生学位,两年后取得硕士学位。她于今年5月返回多伦多待产,同时着手担保申请留在老家的丈夫移民加国。目前其丈夫郭建华已由大陆赶到多伦多,不仅要承受爱妻突然身亡的巨大打击,还要面对没有合法身份如何留在此地及抚育孩子的问题。而对于陈秀兰的死因,医院方面一直没有给出一个说法。其丈夫在国内询问过医学专家的意见,中国医生怀疑是麻醉药使用不当导致的问题。但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核查病历及尸检之后才能知道。现在,郭建华希望能够联系上加拿大移民部长康尼(Jason Kenny),争取以人道理由自我担保,继续申请移民。目前福建会馆、福州同乡会、福清同乡会等社区组织已开始着手准备,帮助郭建华度过经济上的难关。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14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3-2
发表于 2011-3-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9# shandow
; E1 |/ R% a- V& G( p" k9 D* T8 f
加医疗事故多 每年万人枉死; T5 v! T4 Z/ ?# M0 S, @
2002年5月8日 12:06, Z  J) U  @* Z
    1 X& }0 |+ d1 i1 D# t2 L
; R6 _- Z6 K( _  j7 B% g" `. Q
加通社消息,加拿大将展开对医院医疗事故的研究,部分专家指出,加国每年发生在医院的医疗事故导致万人死亡。并且,医疗事故无奇不有,例如手术时开错了病人的身体部位,用错药物或下了错误诊断。 ' y3 i8 \! m! E3 T- e5 M9 P, b" ^
# Q2 [2 P" \( C2 b5 V( S( l
本研究负责人、多伦多大学的巴赫(ROSS BAKER)指出,医疗事故是全球范围的问题,美国、澳洲、英国、新西兰及丹麦等国已经对这个问题做过调查,并采取了减少医疗事故、拯救生命的措施。至今,研究着只是利用其它国家的资料推测,加拿大每年因医疗事故丧生的人数高达一万人。 1 }4 y  c, R9 m

. [9 B4 }8 y# Y, d% ~; n6 G% S巴赫说,加拿大的国情与其它国家不同,应当获得加拿大的确切数据。他建议,加拿大将采用哈佛大学制订的模式,并由澳洲及英国专家帮助改进。巴赫说,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将使加拿大能够发展一套系统,不断检测医疗事故的情况,使加拿大的医疗保健系统更加安全。 ) L& V) ^1 e, C/ p2 j1 L3 j* r/ _9 i
4 X2 m2 ]3 W8 z0 L1 J4 s0 P
来自卑诗省、安省、亚伯达省、魁省及大西洋省份的研究小组将参加这项研究。该研究将于二零零四年完成。研究人员将检讨二十家医院的病例,以确定错误的程度,并再由独立调查者检查。与此同时,全国病人安全委员会也对这一问题表示关切,加拿大皇家内外科协会于去年九月设立了这一委员会。 * _# K% O; p8 ?4 \6 W/ r

8 \5 t0 W: k  ~& c, T) Q6 `此外,美国医药协会三年前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每年有四万四千至九万八千医院病人死于医疗人员失误。
1 {) a* E4 Z' {% i; }4 c
4 d: r% Q' B0 E2 a  R; I/ L8 E" [资助是项研究的加拿大保健信息学会副主席米勒医生(DR. JOHN MILLAR)指出,美国的研究结果推动加拿大采取行动,目的是要制订具特定标准的全国性病人安全策略和通过数据库,使一切医学资料更流通。
7 F, Q: Q7 |! Z6 O1 t" Y: r/ D& L" ^% }+ u" t1 e9 n7 q0 V
米勒指出医生经已开始很多简单的防止失误方法,例如在病人施手术的前一晚,医生在施手术的位置画上记号,用计算机处方避免人手出错或药剂师错阅医生处方。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14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3-2
发表于 2011-3-2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1# 荣格
6 b" C% X1 i! L* j5 C/ [7 @8 u: X) c

8 m) [3 }& G0 m- [" O3 d8 U    为了孩子:与加拿大医疗体系紧密接触
5 A8 D: q6 p' s, B- X! I

2010年9月4日


0 F" @' K1 |/ q# k/ r

4 v4 |7 k+ m( \

; z) g, ?9 L* Z' h( }
加拿大不长不短,快要2年了,来之前也曾经从家园以及其它网站了解过加拿大的医疗系统,这2年内,由于儿子及女儿的关系,没少和各种医院及诊所打交道,现觉得有必要说说我所碰到及了解的加拿大医疗体系。 - a6 {$ T. K1 i$ a

9 Q' C0 t+ G0 b/ X! d" n儿子咯肢窝下的小肉肉 ; m' A4 ~: {; Z0 u, X

/ }. n, Z7 I3 _- ~2 o时光如梭,转眼间3个月就要过去了,医疗卡也在2个月的时候到了(不过生效还是要等1个月的),就在离生效还差1周的时候,偶然给儿子洗澡时发现他咯肢窝下怎么多了个1.5厘米左右大的小肉肉,捏头感觉还会跳动,QQ视频问了家里老人说是淋巴结,小孩子都会生的,不用着急。也就没太当回事,一周过去医疗卡生效后,才去时代坊家庭医生那边看了看。没想到家庭医生说这应该不是淋巴结,二话不说给开了个B超单,让我们隔天去做个检查。 / P+ v$ |9 X$ g) A/ X3 d' S

3 _! @9 X- m' h7 s9 eB超约定的地点也不近,在温西和温东的交界处,西四十一街夹Cambie,Oakridge Mall的对面,不过不好找,差点误了时间,问了人才知道B超在地下室,等候之前一直在吓我女儿,说是要给她打针的,叫到后却把儿子抱进去了,把他吓的哇哇乱哭,哈哈,乖啦,B超一点也不疼的。 $ Q, M: I8 B! t, s6 f7 f7 w& ^
" z' V5 x/ W( P% N5 i* b
俺本来还是蛮放松的,看到B超医生仔细的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眉头紧缩的样子,吓的也紧张起来,突然想到乱七八糟的那些恶毛病,不会跑到我儿子身上吧。
+ @% W. S( R' P% Y, U, _# t. O; E1 [, W5 i3 q
加急的B超结果1 C% y# C$ T# F$ }* z
很快B超医生把俺从胡思乱想中拉了回来。“跳动的原因是血管,某些东西把血管堵住了,形成一个包块,血液在此处形成回流,具体原因不明,回去等候通知” (俺选这个地方做B超就是因为B超医生会说点国语,虽然结结巴巴的,本来英语就不行,碰上专业医疗英语更是茫然)。虽然不懂,但知道至少不是啥恶东西,回去Baidu了一下,我靠,居然是血管瘤。
: |3 [, ~1 U. a" Z  y% V# X! E2 k1 G- U7 k" _; B

% p# \& k: U6 i, Z0 o& I3 _第二天下午,家庭医生就非常匆忙的打了电话把我们叫到时代坊诊所,他说B超那边加速发紧张通知,儿子这是主动脉血管瘤,阻碍主动脉血管,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开了单子让我马上去温哥华儿童医院急诊,这可把俺惊的飞车疾速飙到儿童医院,还好没给警察叔叔拦下,记得那天还下雪了。
9 m% x; |- F# |2 t" n% p: u$ D. @. ?+ u9 h
冲进急诊室把单子往护士那边一扔,也不管我的洋经浜英语了,拼了老命的和护士说in danger,dangerous。护士倒是满脸微笑,看了看俺儿子还活奔乱跳的样子,说还是得先做卡,再排队。心中不免又把医院的18代祖宗一个个拉出来问候。 % q7 _" f! a! V  L& D6 d9 n
3 Y, w; U0 A/ d/ \1 }
儿童医院的急诊室看上去很温馨的,很多卡通涂鸦,玩具还有一直在播放着的动画片,儿子女儿也很开心的和旁边等候的印度小孩疯玩,真是完全不明白父母有多难受。 : P- j, [7 A4 ^" j

. z" F' d  \$ e. @" B- {' {1个小时后,被叫进了诊室,原来又给我们安排了会讲国语的值班医生,医生看了看相关的B超结果和家庭医生出的意见,又捏捏看看后表示不用这么紧张,虽然是主动脉血管瘤,但目前来说血流还是畅通的,至少目前还没有生命危险,让我们先回家,排队等候血管科专家。
  Q' a# i- @. k7 G6 y$ E
) g% G+ ]( f3 M  m: g" a回到家后还是越想越可怕,翻看家园上一篇又一篇责骂加拿大等死人的医疗制度,真怕也这样排下去会出大事,甚至那几天都在考虑我先买机票带儿子回国治疗。
& ?: ^0 ?9 M2 i- L" @! B( M" s7 o4 z2 K0 P+ |* J
专家并不用等很长时间嘛
; z/ F# \4 q% p; R0 q# x$ q3 P

3 w* z1 w9 C8 M9 x# a大概就在这样的心情中过了3,4天,差点就准备订机票了,儿童医院来电话了,让第二天的上午9点40分在yellow building的2楼血液科看专家。第二天赶早9点就到了医院,去门诊大厅的information打听哪儿是yellow building,话说温哥华儿童医院太大了,太多的楼,复杂的走道,要找个地方真是很不容易 ,唉,这时候才后悔英语不够用啊。更怕的是一会见专家怎么办,估计专家肯定是老外了,他奔半个小时英语估计我云里雾里啥都听不懂啊,怎么办啊。唯一的办法就是甭管他说啥,等他说完就问他 7 I  D, w" s7 j. }) }* T
1.有没有危险 " o/ C4 H. C) S6 I+ r+ X8 m
2.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 y  C6 I% T" X/ h: L
yellow building的二楼倒也不是很难找,反正我们在9点30分已经坐在血液科专家等候室里了,大概9点35的时候,来了个貌似中国人的小姑娘,直接就用国语问我。是不是小雨(我儿子名字)的父亲,她说她是医院怕我们有语言困难,免费给我们安排的翻译。哇,这心里就像大冬天蒸桑拿-温暖啊。
# {! ?" ]. k  P* J7 p
+ z8 Z% `. _* a! b有了她的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了儿子的病情,他是右侧手臂主动脉血管瘤,主动脉内因增生异物形成一个回流,导致变大,但血管弹性很好,血管也通畅,无危险 处理的办法有2个。
; `6 C+ r, m6 u- @
- ?. F. K7 P7 P5 m* L$ f1.直接开刀,切除病患处血管,从腿上小血管取一段血管移植上去 爱问搜索,www.iask.ca
5 V0 r5 N2 j) }6 t3 B! h  P  {2.做微创手术,具体我不理解,反正意思是和心脏搭桥一样,从腿部大动脉处塞进一根很细的管子通到手部血管直接搭桥绕过患处血管" _6 x5 m2 R( `% O# l
但在此之前,医生说目前并不了解形成此血管瘤的原因,有可能是运动损伤,也有可能是心脏引起的,那就比较要命了,所以需要在手术前安排心脏科专家会诊。/ ]. K' v/ f* p) j. {$ d* b. Y

- S$ H8 K0 k8 j' s2 m儿童医院的心脏中心
, |" i; J9 `1 u& L
& L+ K! s$ p7 h6 e4 A; s这时候差不多已经接近09年的圣诞节了,本身我们也是刚来,而且那时刚买房子还没交房,一方面正好Boxing Week的时候要买家俱,电器等一大堆东西,另一方面我和老婆还在上ESL课程,实在是分身无术,真是心力交瘁。
/ g4 }( B! \' w4 E5 w/ ~( Q1 T5 W# r' t3 I2 R# k, Q7 P" q! ^
ESL学校在12月20号就开始放假了,放到来年的1月5日,刚放假第2天就是心脏检查预约的日期,一样按时赶到儿童医院,这回要找Heart Centre了,经热情的Information大妈指点,很容易穿过门诊大厅右手边的走廊找到了心脏中心,哈哈,又看到了熟悉面孔,那个医院安排的翻译已经早早的坐在那边等候我们了。
* a7 r  e0 ]* u8 Q! I所谓的检查其实就是心脏彩超,医生是个白人帅哥,态度既热情又认真,彩超要做近半个小时,为了避免儿子无聊,彩超室的上边挂着个小电视机,一直在放动画片。做完后马上问帅哥结果如何。他一摆手,很无奈的说他不能给诊断结果,具体还要看专家的意见。刚失望着呢,他又说不过根据他经验,应该完全正常,心情马上又多云转晴了。
( D6 v: ^; f! e$ m- e3 u( F/ Y6 P8 A8 J9 l8 ^9 l
12月25号圣诞节,一直以为西方圣诞有多热闹呢,=。= 啥店都关门,除了华人店,原来西人都在家过圣诞。之前上ESL课的时候曾经很好玩的问胖胖的老太老师,为啥西人圣诞一定要吃火鸡,而不是吃一般的鸡肉,胖老太说不知道为啥,反正要是没火鸡要被她家老头揍。  
& ]8 ^( m3 D4 u# W3 v: P8 Z' U
4 D  S' F/ w& J- K6 F12月26号,Boxing day,这天何其热闹啊,整个Richmond Centre全是人,每个店都打折,虽然便宜,但带着2个孩子真不方便去挤,咱们撤。第二天就接到医院的电话,心脏科的专家安排在12月27日,还好,我订了28号的机票回国要安排买房首付,完全来的及。
( L1 v, Q8 g) j% W
) B$ Z4 V; ]# j又是一大早赶到心脏中心,这天心脏中心比上次来热闹多了,很多小孩,很多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面色憔悴,真是很可怜。可能病人比较多吧,有个穿着蓝色大褂的小伙一直倒茶递药,给哭闹的小孩递玩具,感觉很温馨。6 ?6 a$ @& ?- ~6 l, K+ Y" L
大约等了有半小时,叫到我儿子的名字了,这天翻译有事没来,俺还是比较紧张的。在诊室里等了大约5分钟,医生一直没来,就那位蓝衣小伙在忙,我和他说了需要翻译后,一直在打电话找其它翻译,可惜没有啥着落。干脆鼓起勇气直接和他说:“你叫专家来吧,我想我也可以和他进行基本的交流”。: I8 G2 F' A" X4 }6 z
! u2 ^) u7 o" [' o
蓝衣小伙一脸错愕:“我就是医生”。
* k+ |/ v( \7 w/ M( f验血报告又有问题 , O0 t2 o5 r. I. `$ R6 _

! f- L: Y% `9 y勉勉强强的一词一个词的凑,指手划脚的比划,才听明白小伙专家的意思,反正小雨的心脏没有任何问题,主动脉血管瘤应该不是先天性的,而且也没有继发现象,简直就是大好消息,一个月以来紧绷的弦放松了,小伙拍拍俺的肩膀,让俺慢慢去排队吧,排除了危险了,这队看样子有的排了。
' \5 B, g: V  |) H+ e刚回到家没多久,家庭医生又打电话来,说验血报告有点问题,让马上来诊所,我的妈啊,还有消停没有,怎么会验血报告又有问题呢。
1 l3 y2 ~5 s3 _' M
. d* _! o$ e  O; f# S又是一路疾驰,看到红灯都恨不能撞过去,到了诊所,医生调出验血报告,说是血TSH偏高,晕,血TSH是促甲状腺激素,数值高反应甲状腺激素不够,会影响小孩子的发育,这哪跟哪啊,我家小雨无论走路,说话,身高都高于中国甚至是这里的白人水平,哪儿会发育有问题,再说和他现在的主动脉血管瘤一点也没关系啊,晕,真是不让人消停。: u5 ?9 A7 N6 d8 w% J
不管如何,家庭医生还是非常重视的,给我们开了专门的血T3,T4,TSH化验单,让去儿童医院化验,唉,刚走又要去啊。化验过年前是赶不上了,第2天就上了飞机回上海筹集买房的首付款,等到回来时,已经是10年的1月15号了。. ^: R- ]) U0 f! A* n
女儿儿子好久没看到我了,小雨就是哭,我女儿潞潞则疯一样的缠着我。好吧,事情又来了,刚坐下没5分钟,饭都没来的及吃,潞潞蒙在被子里玩,一脚踩住被子摔了一胶,撞在床沿哇哇大哭。本来还以为没啥大不了的,翻看被子一看差点没吓死,她满头都是血,血流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老婆吓坏了还以为是撞到眼睛了,只能她照顾儿子,我立马抱着女儿开车直奔列治文医院急诊。其实我觉得女儿潞潞的伤势应该不重,应该只是破了个口子。# {1 @1 |0 ~5 ^+ U
到了医院,这次急诊的看护非常速度的开门放我们进去,护士给我们安排坐位坐下后,拿了些消毒纸之类的东西帮忙捂着止血,血其实也差不多止住了,没继续流了,这也意味着我要排更长的时间。大约半个小时后,被叫进了诊室,潞潞被安排平躺下来,继续等待,又是半个小时,医生才姗姗来迟,很怀疑的眼神问我女儿,为啥会这样,晕,是不是怀疑我把潞潞殴打成这个样子啊。
4 k4 [6 @, }) E4 W2 \% v( d哈哈,这次潞潞为她的顽皮付出了代价了,缝了3针,为她的顽皮真正的付出了血的代价,鬼哭狼嚎的,需要1个护士和我一起配合把她按住,医生一边缝一边还在安慰她,说缝好后给她冰激淋吃。
* U& v4 ^+ ?& B1 v
+ w6 B2 D3 z  v) g  y- d当结束后,潞潞贪婪的舔着医生给的冰激淋的时候,我去办手续却发现老婆急急忙忙连证件都给错了,给我的是枫叶卡不是医疗卡,更要命的就连给的枫叶卡也是小雨的不是潞潞的,晕。好在这边的医院还是非常nice非常通人情的,通过系统查到了潞潞的医疗卡号解决了问题,等完事后,老婆急急忙忙的赶来了,原来是让教会的姊妹开车送她来的。 $ w( l( g8 f* a3 f# P2 `
2 W3 k6 N9 q5 C/ c  R9 L+ x% B; E
总算能回家了,好想回家好好睡一觉倒倒时差啊。
, H( A4 ~7 i$ K% _$ m第2天去了儿童医院复查血液检查,这次真晕啊,体验到了儿童医院的大,各楼各成体系,中间又都连在一起,转来绕去,足足问了找了1个多小时才找到儿童验血的地方,儿子又挨了一针,哇哇大哭。回家后直接去ESL学校办了暂停学习的手续,胖老太很关心的问为什么要暂停。在告诉她我儿子需要手术后,她很好心的给我办了手续并给了我安慰。
4 l4 l9 T" N. U9 p
# v6 `7 ~6 x% E0 Q% [# @# g; _5 a- e+ q差点没吓死我
2 _. `. \) O5 i6 n4 ^1 }/ P+ W/ _转眼过去1个半月了,冬去春将来,老婆很烦躁,血液复查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我倒是比较坦然,加拿大的医疗制度我已经有个底了,如果血液报告有问题的话,估计早到家庭医生那边通知我们了,否则他们是要承担责任的。突然有天下午3点的时候,家庭医生来了个电话,让我们马上去诊所,报告来了,这倒反而搞的我很紧张。出门开车,却发现车胎没气了,不知道啥时候给扎了,从后备箱费力的搬出备胎却发现换不上,这时候真的想骂街了,怎么会这么倒霉。
5 }0 O/ ~* _' C+ M& i& v( A" h个小时后,天又开始下雨,而车胎还是没换上,打电话给买车时候的销售才发现,当初提车的时候漏了一个小部件。没办法,只能打电话给家庭医生,告诉他我们无法准时来了,干脆告诉我们到底还有什么问题吧。他吱吱唔唔半天,竟然说,叫我们去是告诉我们复检报告没有任何问题。我靠,这把人给吓的,没有问题直说不就得了,还叫我们去诊所,还要马上去,无语。/ ^( b6 C9 ]6 B7 q. }: w5 k4 O  s, g
之后几天,去家庭医生那边时,告知小雨的所有检查报告都正常,儿童医院决断没有危及生命的危险,而且血管瘤也没有明显成长,接下来需要排队做血管造影之后,再做处理。于是步入慢长的排队等待期。
/ L5 u( |$ h' s5 `
  x3 ~( _* Y3 x( v一直到现在,已经半年多过去了,还是在等待。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14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3-2
发表于 2011-3-2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11# shandow
8 _2 Z5 y9 {  A8 o; z) }  B
: a1 e; U% ?2 k
# @/ D2 C1 K/ E" y6 D- N* Z    加国公营医疗:平等享受还是共同受罪/ `) E# a* j/ Y

2006年9月16日

4 K5 r8 M: c0 k9 o0 w3 J


* p1 d. y) ~0 s- D加拿大的公营医疗保健制度,曾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赞誉为“世界上最好的社会医疗制度”。据说,这位在任内曾经把建立全民医疗保健体系作为最重要目标之一的前总统之所以会这样赞扬,是因为加拿大从1994年至1999年曾连续6年被评为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标排名第一;加拿大的平均期望寿命已从1960年的71.4岁提高到1997年的78.9岁,活产婴儿死亡率从1960年的千分之28.4下降到1994年的千分之7.2;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保险的支出在7大工业国中是第二低的,但利用率却高达88%,只有12%的支出被浪费……
/ J9 }1 Y# c3 @6 I8 h7 V7 a& ^8 u- m2 a6 @0 j8 v* u
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虽然,加拿大去年的医疗健保支出达1420亿加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4%,创下历史新高。平均每人花费4411元,是1975年的三倍。卑诗省政府的收入有六成以上是用于医疗投入。然而,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近40%的加拿大人表示,在过去3个月中均有未获得及时医疗服务的经历;81%的家庭觉得,轮候时间不合理…… / Z/ ~% ]7 Q: t2 r

+ i2 d* E7 g9 ?近日,有报道指在温哥华圣保罗医院等候核磁共振检查的时间长达9个月。但如果愿意付出千把块,几天内便可由私营机构安排在同一家公立医院内进行检查。据说,这种“公器私用”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圣保罗医院一家。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公、私营医疗体系孰优孰劣的争议。不过,不同角度的人士,对加拿大医疗制度改革何去何从仍有很大的分歧。
; [0 \6 ~1 t1 o0 k' i
  \, e6 Z. ?. H2 _# R: L; g; ^一、公私营医疗的界定
- x  s0 t! ]" F4 P! ?; c
& [0 A6 T/ ]* j- e! n; I  c“我就是冲著公营医疗才移民加拿大的,如果不是这里看病不用钱,我才不会来这个鬼地方呢!”来自中国北京的新移民陈先生听说又有人建议引入私营医疗服务时显得有些激动。 - F( k4 C  ]  W

- o0 i  T' {& w2 b6 i! r! G不过,他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今年初才从深圳移民温哥华的刘小姐反驳说,“我们一家两口每个月都要交96元的MSP保费,另外,听说政府每年在我们的税中还要抽取2000多元用于医疗服务上。这些都是我们的血汗钱。”她说,在医疗上自己一年当中绝对不会用到这么多钱。 ' s) x( w/ ^/ F  |; [

9 }' F8 r' U0 ^7 A8 _$ l2 P+ }" J) \其实,国民需要自掏腰包的医疗费用还何止刘小姐所提及的这些。根据《2006年加拿大卫生保健》(Health Care in Canada 2006)报告资料,去年全加医疗健保支出的1420亿元当中,政府的全民医疗保健计划只占了988亿元;余下的432亿元均为私营医疗体系支付。
$ G2 ?  f. J8 b4 f6 l
" Y0 X4 J7 _  k6 P3 T虽然人们对什么是加拿大的公营医疗各有不同解读,但一般认为,公营医疗保健(public health care)即全民医疗保障系统,是指在《加拿大卫生法》(Canada Health Act)管理下,为符合条件国民提供必要医疗服务的全国统一制度,人们无需在看病时直接交钱给提供服务的医生或医院。私营医疗保健(private health care)则指全民医疗保障系统不包括的部分。包括打911叫救护车的费用、在住院期间要求安排单人房的费用,以及私人营运的医院及诊所等。 % k: {# X; N4 x3 m& d9 ^% M

; p3 C4 G( H# X$ \2 B$ q二、全民医保制度的由来 6 R% `2 D+ B, S$ A2 W' J8 N
) I' y6 G$ J# e+ e( B. A# m, R
1947年以前,加拿大也是以私营医疗保险体制为主,病人能否得到医疗服务取决于其经济承受能力。1947年,萨斯喀彻温省率先建立了用于医院医疗服务的公共保险计划,并成为目前加拿大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里程碑。1956年,为了鼓励全国所有的省实行医院医疗服务的公共保险计划,联邦政府提出了对实行公共医院医疗服务保险计划的地区实行平均分摊医院的医疗和诊疗服务费用的财政资助政策。大约按照50%的比例,由联邦和地区政府共同承担医院的医疗费用。这项政策促进了全国公共医院医疗服务保险计划的实行,到1972年,加拿大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全民医疗保险体系。
; X+ t) K% ]( P# j' T) [
) [% }- _, [7 @) e7 q1977年,联邦政府修改了有关与省、自治区之间平摊医疗费用的协议。将原来的平均分摊改为以全国人均费用一次拨给各省各自治区,使联邦政府每年的资金补贴脱离了各个省区每年的具体医疗开支,使各省区的补贴等同化。这个政策不仅鼓励各省增加各自的医疗消费,还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总的医疗开销。1979年,联邦政府对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进行了评估,认为它属于世界上最好的体系之一。
, k3 y! ^6 f1 b% d' ?: a
0 Q* X. N) D; C; j为此,在1984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加拿大卫生法》。提出全国医疗保障系统的五项基本原则,即系统管理的公众性,强调系统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能代表公众利益的、非盈利性组织,这样各省政府的卫生部便成为此保障系统的管理者;医疗保健项目的全面性,全部必要的医疗保健项目都应包括在系统服务的范围内,如医院内外的诊疗服务、住院的全部服务、家庭医生保健及相应的诊断检查;覆盖人群的广泛性,包括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以及持有特定的居留身份的非永久性居民都应享有此系统的权利;系统使用的无障碍性,任何公民对系统的享用权不会因为任何的种族、经济、身体健康等原因而受到制约;系统使用权的可携带性,鉴于国家体制的联邦性,各个省以自治区拥有各自系统的管理权,但各个省区的保证体系是相互辅助和通用的,公民在使用保障系统时,不会因为居住地的变化而受到任何限制。
# Y! P, \+ f- E, y. D7 _
( q+ W. a$ P6 G三、全民医保钱从何来
5 @* T- G, Y! I1 e! g  \! E& u: k, v
表面上,好像国民目前在加拿大看病不用钱。但正如刘小姐所说的:“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加拿大全民医疗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企业上缴给联邦政府和各省区的税金和基本保险金。此外,还有一些是来源于事先设定好用于医疗服务项目的销售税和彩票收入。卑诗省政府规定,家庭年收入少于2万元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个人免交医疗保险费,65岁以上老年人全部享受免费医疗保险。而家庭年收入超过2万元,则每个家庭每月交纳108元的医疗保险费。 5 |* v" S: p, `- Z1 l
4 f3 k4 C0 ?- k5 U5 V  k
在保障上,联邦政府和省、自治区政府有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如联邦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全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标准,财政补贴各省、自治区医疗开支,直接负责对某些特殊人群提供系统的医疗保健服务,负责卫生保健、卫生促进和疾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活动。而省、自治区政府则负责管理和提供具体的医疗保健的服务项目,包括对于医疗保障系统中所包含的有关医院、家庭医生及其他辅助性卫生保健服务项目的条款,药物和公共卫生项目;负责政策的制定和计划、财政预算及项目评估。像审批医院投资、控制床位使用率和医疗成本、检查医疗质量、制定医疗服务标准、审查病历档案、制定收费标准、限制医生收入、颁发和吊销行医执照、保证医疗质量等等。 , g+ H  E+ X, F/ Q! X$ P; @5 G

7 \, Z! m6 ?! M8 e  L各级政府对全民医疗保障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严格执行“医院综合预算制度”。医院的运行是以其所服务的社区人群的医疗需要为主,不受各省、自治区政府机构的控制。但医院的费用必须限定在医院与地方政府商定的预算数额内,超支向上追加,省里不予保证。因此,医院有控制总费用的责任 医院有权控制每天的床位数目以及医疗工作人员的搭配。另外,联邦政府还监督各省、自治区政府严格按照《加拿大卫生法》的要求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否则,联邦政府对所资助的经费予以适当的罚扣。 + N" N! C, K0 ?! c# ]( R

$ l2 u. l2 \' q4 Z- L5 P四、“打尖事件”各执一词
" W4 e. u$ H5 v. J$ u% I% N
" [/ L4 j. G4 C5 g8 b" O  t一位名叫汉恩(Hanif Khan)的病人,今年3月在温哥华市中心圣保罗医院要求安排核磁共振检查,院方表示要等候9个月时间。但在轮候期间,他的家人被告知,一个叫“及时医疗选择”(Timely Medical Alternatives)的私人机构可以在几天内安排到圣保罗医院进行检查,费用是1300元。波兹克夫人(Heidi Bozek)在今年4月预约检查,圣保罗医院告诉她要排到今年11月份,于是,她也是求助于这家私人机构,在星期一付了1400元,星期四便接受了核磁共振检查,时间是上午10时至下午1时。
# S3 i/ U- j# P. N/ z5 d7 o: `) q, x+ ]# n. w
卑诗省卫生厅长卜佐治(George Abbott)周二(12日)表示,政府已经就发生圣保罗医院的核磁共振“打尖”事件展开调查,并勒令医院停止出租设备给私人机构替病人进行检查,据悉,院方收到的租金为755元。
4 U/ I! |* C+ x4 K( A
. K1 S6 ?% x8 {& Z0 N卜佐治认为,如果经调查发现事件的确如此,那么,这些私营诊所就是违反“卑诗省医疗保险法”(the B.C.’s Medicare Protection Act),以及《加拿大卫生法》(the Canada Health Act),他们将课以罚款。联邦法例禁止病人付款获取“医疗必要”服务;而卑诗省虽然允许公营设备在下班时间可以出租给如卑诗劳工安全局(Worksafe B.C)、卑诗保险局(ICBC)及皇家骑警(RCMP)等公共保险的第三者,但不能租给私人第三者。 ! E% B( y. O0 p' c" j+ P1 o
7 ]% t, K& b- B# z3 p  D3 i7 i
不过,院方则不同意这是“打尖”事件。圣保罗医院发言人胡山(Shaf Hussain)在接受本报记者查询表示,院方出租设备给第三者是在仪器闲置期间,并没有影响其他全民医保体系病人的轮候时间,“所以不存在‘打尖’问题”。仪器未能24小时运作,是因为院方没有足够资金来支付操作人员的加班费。 1 p9 [  P: h* n  M, L

/ e0 Q  w* L; k7 O9 V在圣保禄医院中安排此项服务的“及时医疗选择”公司总裁贝克(Rick Baker)认为,他们其实是在弥补公营医疗的不足。他说,他们自2004年以来一直租用圣保罗医院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令医院有足够收入聘请一位全职的放射科技术员,每年为公营医疗系统多检查4000名病人。善用闲置的公家设施,可让各方共蒙其利,圣保罗医院也可获得经费,减少赤字,减轻纳税人负担。
% t  j" o1 e7 O( p  I7 ?  U! p
6 T, q% y- r( n' }! I2 H; j  j$ s! ^五、“核磁共振”振动全国
" E& c; b  C% A# y' w1 q; \) r5 L4 {; e9 g2 Y
事件自上周被曝光以后,引起了全加拿大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 5 ?* Z3 }2 t# S) K- f8 M
5 [6 H; j, p* q' P+ x$ ^- e
《环球邮报》、《国家邮报》两大全国性报纸均大幅报道。在《环球邮报》网站的读者讨论区中,正反意见参半,认为私营服务插队无可厚非,甚至势必推行不可的,不乏其人。
" t6 j* y  _+ C, r/ y
/ l) B& o/ s' c一位安省布灵顿市居民表示,据他所知,安省一些医院的医生、护士、医院雇员及其家属,经常可以在享用医疗服务上插队。相对于这种利用人脉关系而插队的做法,他认为卑诗省那种情况,是基于你赚得多少钱和储下多少钱而让你插队享用服务,并无什么值得苛责之处。
* m7 J9 _1 g( B( }) h5 H7 T
' Z+ u# x6 r  k. \; E最强烈的支持声音,一如人们所料,是来自保守势力大本营的阿尔伯塔省的卡尔加里市,该市居民菲恩以反讽口吻说:加国政府对于长长的医疗服务轮候名单是那么“引以为傲”,严加监测,让它官式化,既然如此,诸君在付税之余“等著死”,又何憾焉?他最后话峰一转,喊道:“这是加拿大的‘医保斯大林主义’(Health Care-Stalinism)!”
' @. Y! T1 R7 `' V  \
% y, a4 M7 ]/ Y9 Q一位在化名中似乎强调自己见多识广的网友说,现在是加国开放接纳公私营二级医保制,推行有效率的私营医疗服务的时候了,这是无人可以阻挡的时代洪流,他说:“政客站在海边,喝令海潮不要涌过来,就只能到此刻为止了。” 4 k' H0 Q( T, [8 {& z: n

9 P, y5 C3 p; x6 O9 A温哥华的时事评论员温建功也表示,事件反映的问题已非一朝一夕。“象温哥华综合医院建好了一个医疗中心,设备是世界一流的,但因没有钱请操作人员,一直闲置在那里。”他说,与其让先进的仪器“睡觉”,还不如租给私人机构,令其物尽其用。 - ?; R. i4 x# _
& b7 f8 O6 J6 s, z! K* [/ T
六、公营私营孰优孰劣 5 I$ [+ I0 f# v+ o
! v  e" B5 I* ^, Z0 _6 u2 P
今年初,刘小姐在滑雪时不慎跌倒,腿不能走动。她担心是骨折或内出血,十分担心,便到医院急诊室求医。护士看了一眼告诉刘小姐起码要等4个小时。刘小姐问这位护士是否意味著自己的伤并无大碍。不料护士却说,不是,只有待医生检查后才能断定问题是否严重。刘小姐觉得,如果_是内出血,4小时后可能已经出事了。
1 K1 @8 Q4 [4 U! \4 m4 z3 W
1 J. a/ t8 o$ r/ k- A+ [不过,刘小姐说她的经历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她的一位朋友的遭遇更是令她诟病这里的医疗制度。去年12月,长期患有胆囊炎的左女士半夜里旧病复发,痛得直打滚,满头是汗。家人连忙将她送到医院看急诊。由于是老病号,她家人也十分清楚,只要打一针消炎止痛药就会没事了。但护士却没有及时为她止痛,只是告诉她要等5个小时医生才有空。可怜的左女士只得在医院的走道上紧捏著被子,被痛楚折磨著。4小时后,疼痛慢慢消退,但医生依然没有空,左女士虽然身在医院,却没有得到任何治疗。最后,没等到医生、“不治而愈”的她,离开了医院,返回家中。 * f% L+ z" y4 O3 s' U$ m

. O0 K! |) w3 w. Z/ O说起这些医院的经历,刘小姐虽然明白医院急诊室确实很忙,人手不足。但她仍然不能原谅医生和护士的态度。刘小姐认为这完全是公营医疗体系之过。“在目前的大锅饭之下,医生护士既无经济杆杠拉动,又无精神嘉奖激励,医护人员只是凭自己的道德操守做事,积极性和效率都不高。”刘小姐指,现在公营医疗看似公平,“但这不是在平等享受幸福,而是在共同承受痛苦。”她认为,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如果有人愿意用自己一生的积蓄来换取生命,政府有什么权力去剥夺他们最基本的人权呢?!
0 @, O+ W, e8 A( W/ ?
+ {5 J! U/ @  R5 W- O1 ~刘小姐说,抵_之后她根本没有享用过这里的医疗福利,与许多大陆来的朋友一样,采取“自我治疗”的方法,从中国带来大量的常见药以及医书,自己看书、断症、用药。 ) a3 _3 Z  ]  U1 U: R
1 ~! s! ?) q: P/ A+ Y
不过,也有不少新移民是加拿大医疗制度的得益者。老卢十多年前投资移民温哥华,留下妻儿在新西敏市,自己做“太空人”。他来加不久便做了一个膝盖手术,治愈了多年前打足球时受伤留下的旧患,这种手术在香港至少需要花十几万港元的费用。所以,老卢现在逢人便说加拿大的医疗制度好。   ]# [' O% m6 |
/ _2 n1 n" F& s4 }3 k6 u, R% o1 Y- ]# x
26年前从台湾移民加国的邱太太也觉得加拿大的医疗制度不错。一年多前,她被诊断患有肾病,需要每天洗8小时的肾壁膜。医院非常耐心地培训了两周,教会她如何操作机器。现在是政府医院提供洗肾机和药水,她在家中洗肾,每两月复诊一次。另外,政府还支付一些因洗肾而需要补充的营养药品。   N# V) X. a3 c6 R" _

) S2 d* J1 X! ]) u6 n: Q$ d, P七、医疗改革出路在哪里
+ p$ \0 O  F6 X1 Z, a* v3 r' Q- k! Z! w
不论是政府,还是民众,不管是拥护公营,抑或支持私营,全国上下似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在的医疗制度需要改革。
3 B9 K) j2 ]+ G5 S- D7 d- H
) l4 v7 O) o" c最近,加拿大健康情报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发表报告称,在过去5年里,由于受到全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影响,需要医疗护理的人数激增。统计数字显示,在1998至2003年间,加国心脏手术的次数增加51%;同期白内障手术的次数增加32%。 . z$ `6 a0 T# `& c6 _
) b3 X& S+ F1 K
专家们认为,人口老化让加拿大的医疗体系背上一个难以负荷的包袱。同时,新移民的大量涌入,也加重了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矛盾。
" O# z$ d1 D% e$ S# g  }1 g/ ?4 A* h7 o5 T0 W  B$ B
罗曼诺报告提出了一个构筑于理想与完美主义基础上的医疗保健改革建议,计划增加现行健保开支,禁止私人企业涉足健保,再进一步将健保范围扩大至包括所有的药物及家庭护理。他的计划预估一年需再投注70亿元经费才够支付。 - m. D  K/ [! s% \$ s3 J
# z& D: p4 A/ k  W' ]& T% \
70 亿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以目前联邦政府的财力状况,每年能有盈余已属不易,又从那里再去筹措扩大健保服务的 70 亿元。政府若要执行罗曼诺的医保改革计划,只有两条路可走:加税、举债。加税势将使目前已被重重税赋压的喘不过气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更为艰苦,借债将使政府多年来辛辛苦苦达成的预算平衡又付诸东流。 5 `  w! y$ E. x
+ S& B1 H( X7 H; ~) D5 f6 _8 y+ A8 N
卑诗省新民主党卫生事务评论员狄德安(Adrian Dix)也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公营医疗制度,看来难度不少。
9 w+ r* z2 l. ~+ T" Z. b% F0 R* ]" h
从事牙医工作的时事评论员温建功觉得,问题不是政府投入金钱就可以解决的,因为是整个医疗制度出现问题。
: {- m) p! O# x) W4 ^! W. b% G( e
+ ]( [2 d4 s6 g6 r4 N, e  K$ ~“我们不是没有设备,也不是没有医疗人员。”他说,“这不是贫富问题,而是供不应求的问题。”温建功认为最有效率的方法是按市场规律去办事。“要放弃免费午餐的思想,也不要以阶级斗争的思维去解决供求问题,”他希望人们不要用意识形态的观点去看待医疗改革,从思想上_正转过弯来。
5 c! Q& i0 J4 ~. u' Z5 r' S( g4 r
他觉得引入私营医疗机构并不会影响服务水平,反而会令公营医疗机构因竞争而更有效率。“毕竟有钱的人不是多数,使用公营医疗的人还是绝大多数。”温建功认为,垄断并没有什么益处,共产主义式的大锅饭只能造成浪费,而目前第个省民每年花在MSP上的费用也不少。他建议政府应该建立用者自付的机制。 ) ]$ v7 r8 n! Z6 I8 ?/ |

- m0 a* e. L# w% }身为中医师的务秋认为,这是医疗体制的问题,高税收能否维持高福利?已经成为一个关键。他觉得目前的制度鼓励人们滥用医疗资源,令不少_正有需要的病人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他建议看家庭医生也应该象征式收费,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 e$ c* N( y7 @( F2 g
, V8 C, [3 X3 y1 p# e( I  C
另外,务秋认为将西医生这个行业推向一个高薪行业,是社会的错。在他看来,医生也是服务行业之一,剔除技术含量,其服务的性质与理发师并无二致。社会应该建立一种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机制,摒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恶习。
1 M0 m$ S% k. p2 `/ k, o' M) B% ]% h  Y9 ~/ o5 ^
务秋表示,对于社会和民众来说,有竞争就是好事,不管是引入私营机制,还是创造公营竞争。没有垄断式的结构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加拿大人还是得不到享受公平医疗福利的机会。 4 ]% v  h4 f4 W$ \! f1 J

8 \& p+ H3 ^- j( G) m1 k(记者黄运荣)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14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3-2
发表于 2011-3-2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shandow 于 2011-3-2 12:26 编辑 & I) [5 Y2 o7 t% @

5 U* \. @. ~2 K回复 12# shandow $ x( q: O+ A, W4 ?  G6 t
" q' E  B& B0 U4 r' D' G

% w! q+ c3 J! ]+ s7 M+ L/ B  M    Medical errors killing up to 24,000 Canadians a yearLast 0 p) ]7 t1 j& t+ ?
- W5 v& D; |) u* [
Updated: Thursday, June 10, 2004 | 9:32 AM ET
$ @; C# Y, I1 H# O: r9 F' |1 v: v4 w  h& k5 L* W8 x
CBC News & }. p1 L  W4 v$ G- Y; ^- h) M# s
Nearly a quarter of Canadian adults say they or a family member have experienced a preventable medical error, according to a report released Wednesday. Drug errors and infections top the list.
- @0 t* }# T7 N; XThe 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s fifth annual report (Health Care in Canada 2004) used the institute's studies and Statistics Canada data to examine patient safety. For the first time, it compares how common some errors are. % B% p$ Q. b5 j$ a) O) N$ G
In May,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e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found preventable medical errors contribute to between 9,000 and 24,000 deaths in Canada a year. / n; E8 |7 z2 y& s$ Q  P+ [
Extrapolating the figures, CIHI said patients spend more than one million extra days in hospital being treated for injuries or complications of their care. 4 Q% V+ P) z; a7 C) K$ t1 B

+ E. w% L" ]: W# O% X, IThe high number of errors surprised Michael Decter, head of the Health Council of Canada. "We knew we had a problem, we didn't know how big it was. Now that we know ... we've got a lot of work to do."
2 _1 }1 ?7 i0 H/ @8 POne in nine adults with health problems reported receiving the wrong medication or dose. The same number contracted an infection such as pneumonia while in hospital, the report said.
0 [0 s5 M, s* v0 r$ s0 n& NTechnology such as computerized patient records addresses some types of errors, said Dr. John Wade, head of the new Canadian Patient Safety Institute. 7 q0 B0 M4 S: P5 S0 W- M
Other "adverse events" such as leaving a sponge in a patient after a procedure are rare. Between 2000-2001 and 2002-2003, it happened to an estimated one in every 6,667 patients. * Q' E$ X5 _4 m4 }, {2 T. O# C
Figures on birth trauma were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One in 81 babies born vaginally suffers an injury, which can range from mild bruising to severe brain damage the report said.
* O  b4 z% P0 MAt Mount Sinai Hospital in Toronto, delivery rooms are making changes to reduce errors, such as drills for emergencies, said obstetrician Dr. Gareth Seaward.
- S" b  ]! E+ C# fSome areas of health care have shown improvements. Anesthesia errors have been greatly reduced over the last decade and surgeons are less likely to operate on the wrong limb now that the correct limb is marked with permanent marker.
/ u& I% n* }9 R8 @* U- UPatient safety advocates say attention and resources need to be focused on other types of patient injuries.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

帖子

1

精华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204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3-2
发表于 2011-3-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1# 荣格
8 o$ d2 I. h+ m3 T' N6 r$ M5 u! [7 [% N2 z( @

3 m% H: m( p5 A& |8 Z+ k# w    为了妈,好想向EMS讨公道
. E+ p' C5 K3 [# w( M6 J! o
0 K; W7 J$ d2 I1 s) }9 B% }编者按: 本文是读者闽臬向本报投来的对多伦多紧急救护服务的投诉,她并表示对事件的真实性负责。文中反映她妈妈的中风症由于救护车急诊的延误而加重的不幸遭遇,印证了饱受省民批评的安省医院服务及体系的严重落后这一现实。如此不断发生的急病被延误事件,再次说明加拿大的现行医疗制度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严重境地。读者对闽臬母亲的不幸遭遇有何看法,或对她提出的讨教有何建议,请发邮件给本网:yang@mchinese.ca
/ {& P* o* p- x# K* N: e1 o
( ?5 p: e7 k* Q8 J7 }4 _2 \! S, [7 {/ d
女儿愧对你,妈妈
( B3 H1 [9 b& \8 j! \. @
* l! C/ Z9 X& D9 O7 U这是我一家的亲身经历。
1 ^. Z6 k6 E. {$ m( l9 S) x. ~& c7 Q2 [
今天带妈妈去做Occupation Therapy 的 Assessment, 快结束的时候, OT问妈妈, 如果你的手能动了, 你想做什么? 我替妈妈说,妈妈想给我剪头发, 想给外孙女编辫子,想做针线活。妈妈点头。 这些都是我和妈妈在家时说过的。 OT 问妈妈还有什么, 她想让妈妈自己回答, 妈妈费力的说,多。OT问,比如说?妈回答, 刷碗……我听到这句,心不由的一颤, 眼泪几乎再一次夺眶而出,我拼命的忍住,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妈妈。 可妈妈呀, 你都病成这个样子, 还想着要帮我照顾家。要不是因为在加拿大, 你根本不会变成这样……女儿愧对你……. T, ~: {5 L2 ]8 h- v7 F
妈妈来加拿大是在我女儿出生的前两周,当时她是专门来照顾我和女儿的。现在女儿已经4岁了。 如果没有妈妈的来到,没有妈妈的支持和帮助,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我们。
/ e$ n  c; v1 J" Z; p我的女儿出生后, 在生孩子的过程中, 因为打了腰麻,助产士牵拉的体位和力度不当,我的耻骨联合分开。 当麻醉剂过后, 我不能下床, 不能行走。在床上并腿都需要人帮忙 。大小便都不得不在床上。都是妈妈, 哄着宝宝, 照顾着我,让我们一家走过最艰难的一段。 我还记得我半夜醒来看妈妈抱着女儿在走, 看我醒来,才递给我喂奶。 我问, 妈干嘛老抱宝宝走,妈怎么不睡? 妈说,我不抱, 她就哭, 我怕吵醒你和伟恩(我老公), 他明天还上班, 我也想让你多睡会。 我对妈说,你也得注意身体。 妈点头。可每次宝宝一哭,妈妈还是在哭的第一声时抱起。妈妈是为了让我多休息, 少劳累。我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妈妈。让我一生报答不完。一晃4年过去了, 女儿都四岁了,照顾她最多的就是姥姥 。 每天晚上一定要姥姥来陪, 手拉着手,才会 甜甜的睡去。
( v4 S6 u! h. O. y- x' f
+ _, {) s8 H' K; i& C6 F: o# r5 ]0 }4月8日的早上, 女儿的school day。像往常那个一样, 我和妈妈准备送女儿上学。妈妈在卫生间突然跌倒,我刚好路过, 赶紧扶起, 问妈, 怎么了。妈似乎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中风", 第一个信号在我的脑海闪现。做了几个中风症状测试后,我轻轻的告诉妈妈, 别怕, 妈妈你得的是中风。 咱们到医院去,有一种药在几小时内打了就好了。 妈妈你不会有事的。 我去叫救护车。妈妈点点头。也许你会问我, 你怎么知道你妈妈得的是中风。 因为所有与健康,救生,幼儿教育等相关专业的人员, 都会有定期的急救培训。我是国内牙科医生, 在加拿大我是专业洗牙医师。 只可惜, 虽然我的这点知识,也没能挽救妈妈的健康。
8 \  _0 W) C3 W+ u; n2 A
9 u; ^/ c' }  s- |' I7 |; w0 ?1 N我急急 拨打了911。妈妈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 似乎好些。也能说话, 也能动了。我和爸爸扶妈妈到楼下的沙发上躺着等,为了能抓紧所有时间让妈妈到医院救治。大约10分钟救护车来了。两个人来到后简单做了下测试,我告诉他们我妈妈是中风。他们把妈妈放到担架床上。 问我去哪个医院? 我说"Sunnybrook" 他们说, 不行。因为你们家的住址,只能送 North York General 或 York region Center, 你只能选这两个. 我说我还是想去Sunnybrook,我们家在Bayview 和 steeles 以北,按距离,Sunnybrook并不比到North York General远多少。 因为我知道Sunnybrook 在脑血管疾病上比较权威。 但是再一次遭到拒绝。 没办法我只好问North York General 和 York region Center, 哪个对我妈妈的病好些更好些。 回答, 都一样。(现在知道怎么可能一样!) 又问, 哪个更近?North York General 近些。为了让妈妈早点得到治疗, 容不得和他们再争执。我跟着车离开了。我想坐在后面和妈妈在一起, 结果被告知只能坐前排。这个医院的选择, 是我人生中的最大的失误, 因为这个错误错失了妈妈治疗机会,使妈妈瘫痪了,也使我整个家庭瘫痪了。这两个救护车的员工,也是残杀妈妈健康的刽子手。 因为作为EMS的他们, 知道哪个医院在哪些方面有专长. ( v: Y9 ?9 |# s  M/ A' S

! v8 T7 Z% S! k妈妈身体健康的杀手 ' J& I- Y0 I# ]$ U! C
- _9 z2 D9 D7 t4 V
我的爱心口腔诊所 在 Yorkmills 和 Leslie, 每天都经过North York General。 我每天开车大约15-20分钟 就能到。我告诉他们哪条路比较近, 好走一些, 可是那个司机根本不听, 按着自己的路线行走, 绕了很大个弯,几乎转到highway 7, 又慢慢的行驶在Don mills 上。 最要命的是还不鸣笛, 像普通车在道路上行走。我问他们为什么不鸣笛, 他们说因为我妈妈的状态还好,没必要打。( 实际上,血栓在妈妈的血管里, 慢慢聚集, 如果此时, 能够打上抗血栓的药, 妈妈应该就会好的,)后面一个EMS员工 在测妈妈的血糖, 说她血糖低, 往妈妈口腔里挤着糖浆。 平时妈妈是在我女儿上学后才吃东西。 当时还没吃东西呢, 血糖应该是低。妈妈跌倒后,知道是中风, 没敢给妈妈吃东西。 那开车的司机给我说, you see, 你妈妈是低血糖,低血糖和中风有相似症状。 我说我知道我妈妈是stroke. 低血糖不会只身体一边弱和失语。他又说了一些,关于低血糖的话。 我不想和他理论。 只想让妈妈早点得到治疗。过了一会,他突然说了句, York region center 有 stroke center。 WHAT!!!Why you do not tell me earlier? Let's go York region center! 在说这些话时, 我们已经看到了North York General 楼。 他说, 不能改了。已经通知来这了, 所有的医院, 医生都要经过检查诊断。 诊断后, 都会得到一样的治疗。我们马上到了。我再一次服从了。 我也再一次失去了救妈妈的机会。 想起这些, 我的心都在滴泪。: j+ |( d9 J. M% m- T' f0 D
. Q9 f: e9 h' U5 T3 m& L
我当初没有用自己的车送妈妈去医院是因为 听说只有救护车送去的病人会很快得到救治, 如果自己去, 会排好长时间等待急诊。现在后悔, 也许用自己的车, 就可以到自己想去的医院。妈妈的治疗也不会耽误如此。
: a' K" `3 b" T4 [5 p; ]. R1 V
" H% [  l1 B8 N) c$ _到了, 下了车, 妈能说话, 说, 这好远呀。 妈不知道他们绕了个大弯, 好多stop sign, 好多 红路灯。 实际还没我的口腔诊所远呢。 唉……
4 u% |: y+ d" H9 G7 b7 p0 \6 d, x) K
, k5 Y9 Q& q6 `, ]* b. ?* _: K! L那两个EMS的员工跟医院急诊室的前台说了妈妈情况, 但很强调低血糖。我也说了一下情况, 强调了是中风。 安排在一个检查室, 妈妈恢复了一些,我问妈妈发生的经过。女儿上学离家前在自己的小马桶里PP, 妈妈和往常一样, 到卫生间倒掉,可是这次 伸出去的手却不能收回了, 迈步却跌倒在卫生间。正好我经过看到了她在跌倒。这个病史再一次证明妈妈得的是中风。等呀等, 护士来了,问病史。 等呀等医生来了, 又问病史。再等 抽血,CT. 大约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医生来了, 告诉我你妈妈得的是stoke,幸运的是没有脑出血, 不需做手术。 需要打一种溶血栓的药。 我说, 我知道, 快打呀。 医生说,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 简单的说, 我们没有药, 你妈妈需要转到Sunnybrook hospital 去接受治疗。我们已经叫了救护车, 一会儿就到。 像不像笑话,带泪的笑话。7 T* K; d: [$ y( J3 n7 h' p

  @4 Y- r, A3 c+ }2 j. ~. G8 F没有办法, 我们又是等呀等, 救护车还没来,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妈妈又不能说话了。 右侧的身体又弱了下来, 我急急的跑出去问医生救护车什么时候来, 医生说, 他也没办法, 他没有药。只能等救护车来。3 |% l, M/ z' {) _. ?5 Y/ H& b! d) ~

: ]1 V. T! B! P, ?0 v救护车终于来了, 这次救护车呼叫的开到Sunnybrook, 时间大约是下午1:20。妈妈发病大约8:55, 救护车到我家大约9:10分. 整整4个多小时过去了。到了Sunnybrook, 好多医护人员在。又是抽血, 又是CT,说为了看血栓的位置, 我急急的等待, 只希望溶栓的药赶快打进血管中, 让血栓溶开,让 妈妈恢复健康。 等结果出来了,他们又跟我说你妈妈需要打药。我说行, 快打。 我知道一般打这种药有风险,也许需要家属签字。他们拿出厚厚的文件,让我签。 并告诉我治率只有50%,这是blind test, 这个药在试验阶段, 打的药可能有药,也可能无药。 我问怎么会是 这样。他们说首选溶栓药TPA,100%有效,必须在发病后四个半小时打,现在是四个半多了,( 当时 还不到5小时) 你妈妈只能接受第二种药, 但只有50%的希望。 我说, 我还是坚持用第一种药。 医生回答,现在已经超过4个半小时, 没人给你妈妈打TPA。现在只有打这第二种药, 或者什么都不打。你自己选。我说, 我要打TPA, 想给我妈妈最好的治疗啊。 回答是,打第二种,是最好的治疗。 如果现在打TPA, 你也许会失去你妈妈。想想吧, 一边是可能没妈妈了 一边是有50% 治疗希望。 50% 的机会, 只有1%,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都会去试。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但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法给妈妈吗?如果从妈妈发病就来这个医院,妈妈的病情怎么会被耽误成这样!现在让我象一个赌徒一样拿妈妈余生的健康来做赌本。没有办法。在后来的research, 我看到国内有的说是6小时, 加拿大这边是4个半小时。相差15分钟,也不行。当然时间越长越危险。最好的时间当然是黄金三小时。 可三小时我们在做什么,在救护车里 观光旅游, 象祥林嫂一样和每个人讲诉病史。检查和 无尽的等待。我只能长叹,恨自己不能救妈妈。
% E0 u  G; }2 Y4 d% Y6 \. h/ w. w8 q4 v% }
公道该向何处讨 0 P1 J1 ^7 R+ O: k# D' C6 F: d$ x
7 }& N" `& U' s/ Y4 u. J
早就听说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害人不浅, 没想到妈妈成了牺牲品。我是学口腔的,脑血管疾病,对我来说,我只能算是知道个皮毛, 我都能一眼看出妈妈得的是中风。因为结合临床症状太明显。一个CT 就可以鉴别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然后针对治疗。送入医院一个小时内,鉴别出来 药物就应该给上。 我在妈妈发病5分钟内打的911, 结果耽误4个半小时, 首选药TPA不能使用, 那是世界上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溶栓药物呀 。) w+ c; u# v/ ^3 P
9 o7 `1 z6 T" c4 E" j
那些EMS的员工, 他们每天开车送病人, 他们应该知道中风患者应该送到stroke center 的医院。 可是他们最开始时为什么不告诉患者及家属。不要说, 患者没有问, 他们就没必要说。可那是他们的职责呀。在我工作中, 给患者洗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龋齿,牙周病,刷牙方法不正确……,即使我没收检查费,也要告诉患者。我知道那是我的职责。
' D4 U/ n( R" F0 h) R5 m+ t: M- L1 Y% K$ W! d
我无奈, 签了文件,一群护士给妈妈静脉推注药物。 说要安排在ICU观察24小时, 又被告诉没床位,需要在急诊室等待。我守在妈妈身边,祈祷药物作用,让妈妈恢复健康。 由于家里有两个宝宝, 小儿子不到2岁,没有我很难哄他睡觉,我爸爸来了替我守护妈妈。当时还不到4岁的女儿来看姥姥。 从看到姥姥躺在病床上一刹那就哭了,开车的路上一直哭, 躺到床上也在哭, 直到睡去。我搂着女儿, 告诉她, 姥姥会好的。大人都无法承受好端端的妈妈病倒了, 变成这个样子, 何况一个小孩子。- i1 c; k0 }. S% C
- D9 e8 p; y* A" y
4月9日早,我 匆匆赶到医院, 希望能看到恢复健康的妈妈,妈妈还是在吵闹的急诊室里, ICU根本就没位置。我看到的是一个虚弱的,不能说话,右 胳膊和右腿,软软的, 一丝都不能动的妈妈……
8 \" P, C8 }8 _( M6 @% M+ W& N  ]. E' R4 a1 V
妈妈瘫痪了, 我们家也瘫痪了。原本妈妈,爸爸帮助照顾两个孩子和家, 我和老公在外边放心打拼。开个口腔诊所, 是我小小的梦想, 妈妈帮我实现了。爱心口腔,这个名字, 也是妈妈给起的。 因为这个诊所积聚的所有人的爱和努力,妈妈知道我也同样会把爱心和细心奉献给我的客户。 今年的三月八号正式开业的。 妈妈病了是在四月八号, 刚好才一个月。% H' z  l3 P7 e! d: n4 m
- M6 A" I7 H9 q$ O- S
我知道,无论今后的路多么难, 我们还要坚强的走下去。妈妈要坚强, 我们家要坚强,我的爱心口腔也要坚强。这是妈妈所希望的。
+ b8 n9 n, K# {
6 q0 n# \; U% t: j" f' A现在每当看到沉默的救护车在路上行走, 心就会不由的一沉, 希望里面不要是象我妈妈急需要帮助的人。为了妈妈,好想向EMS讨回公道。可是却不知如何去做?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130

帖子

0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2
获赠鲜花
14 朵
个人财富
1206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2-4
发表于 2011-3-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14# 闽臬
: O3 r& b/ H9 i7 v; L- H% t# y& P( D7 x
: U) P  c2 c5 _' l
    感谢分享这么重要的信息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6-1 05: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