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66|回复: 0

行走在东西方的舞者王文蔚:作品形式中西结合

[复制链接]

44

主题

64

帖子

1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1
获赠鲜花
1 朵
个人财富
639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2-11
发表于 2011-12-1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行走在东西方的舞者
  ——访加拿大文蔚舞蹈团创办者王文蔚


U136P4T8D3538882F107DT20111216191112.jpg

生于西安。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编导系, 1991年在加拿大温哥华Simon Fraser大学现代艺术系求学,之后加入Judith Marcuse现代舞团,他曾出演加拿大国家电影协会拍摄的舞蹈电影“第二自然” 。从1998年开始,他为加拿大知名舞团编创作品, 2003年创办文蔚舞蹈团。作为加拿大艺术委员会长期支持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三寸金莲》获Isadora最佳编导奖、《雪》获得加拿大克利福德编导奖。


用百度搜索“王文蔚”会发现,今年7月,在某留学咨询公司的网站上,一个想去加拿大深造的学舞蹈的中国学生在线咨询:“我的前辈王文蔚当年在加拿大西孟菲沙大学的现代艺术系就读,我想了解下这个系。 ”“前辈”人物王文蔚,是一个在加拿大从事现代舞创作的华裔舞蹈家。他是加拿大文蔚舞团的创始人,多部作品在加拿大获编导奖,其作品融合西方芭蕾、现代舞和中国传统文化。近日,由他和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高艳津子合作创作的现代舞剧《彼岸》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他带着舞团的演员们回到中国,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他。

20年,从此岸到彼岸

“我们总觉得彼岸好,对岸的草似乎更绿,但我在加拿大生活20年后发现,其实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不论在哪个国家,人们都在追求梦想,为更好的生活打拼,其间都有挣扎,这些是全人类共通的。 ”谈及这次演出的作品为什么叫《彼岸》时,王文蔚的感叹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由中加两个舞团合作带来的这个现代舞剧,在他看来,就像是两个舞团站在不同的岸上,中间隔着辽阔的大海,互相之间有距离但也有对望和呼应。

20年间,王文蔚在加拿大从一名现代艺术系的学生成长为知名舞蹈家,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他告诉记者,当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去加拿大求学,他的初衷是多学点西方和现代的东西,但去了以后发现实践比学习更重要。所以当Judith Marcuse舞团招生时,他就去考试,顺利进入该舞团做演员,随后又进入加拿大BC芭蕾舞团。这在他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过程,“跟着西方舞团排练,学习他们如何思考、编舞、运作” 。

2000年对王文蔚来说是个转折点,这年他编导的作品《雪》获克利福德舞蹈编导奖,该奖项是加拿大最重要的两项舞蹈编导大奖之一,王文蔚是近30年来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亚洲人。这之后,很多舞团开始邀请他编舞。然而,在编舞的过程中,他发现:作为一个东方人,他的作品里会有东方色彩,但和西方舞团合作时,“需要不得不靠近他们的方式” 。“不如我自己成立一个舞团,给自己创造一个空间,这样可以用我自己的语言做我自己想做的作品。 ”就这样, 2003年,加拿大文蔚舞团成立。一个来自东方的创始人和编导与一群西方演员合作,创作的作品在加拿大各城市巡回演出。

个人化的东方视角

到了加拿大后,那里的雪诱发了王文蔚的兴趣,“白茫茫一片,蕴含着自然纯净的美,那时候,我才突然明白中国泼墨画的意境。 ”这让他感叹,“当我们在自己的国家时不一定这么了解自己的文化,反而是当你离开后才会真正理解和领悟。 ”这个经历和感触,使他创作出作品《雪》 。

身处异乡的东方人身份构成了王文蔚创作时的东方视角。他作品的选材也多源于这种视角以及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就如他自己所说,“有个人的生活经历,才有个人的语言和风格。 ”他的作品《三寸金莲》 《一个人》 《男性的呼唤》等,都基于此。

以《一个人》为例,这是一部他自己表演的独舞作品,带有自传性质。他向记者回忆:“刚到加拿大时,特别奇怪,每天晚上做梦梦见的事情全是国内的,醒来后发现自己是在国外。起床后去上班,面对的全是外国人。总有一种黑白颠倒的感觉。 ”在《一个人》里,他通过在舞台背景上展示自己小时候看过的中国电影来表现自己的梦境,而醒来后的现实是用舞蹈形式表达他的独白。

作为一个华裔舞蹈家,王文蔚的优势和独特还在于,在作品的形式上实现中西结合。中国元素在他的作品中无处不在,比如太极、武术、京剧等,而这些又和西方现代舞的创作观念相融合,同时,他的合作对象也是西方人:音乐创作是意大利人,灯光设计是苏格兰人,服装设计是英国人。

他的新作品已在创作中,将于2013年到2014年在加拿大巡回演出,关注和探讨的是人与狗、人与人间的关系。创作灵感源于在加拿大的街头很多年轻人都牵一只狗,他认为“特别有意思” 。他说:“一部好的现代舞作品都有一个命题,都是对人性及其他问题的探讨,如果为了舞蹈本身而创作就不要去搞现代舞。 ”他认为现代舞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故事,而是以画面为主:“看舞蹈就像看画面,画面感不够的话,观众会看不懂。 ”同时也要在创作过程中留下空间,让观众去感受。

如何创新是最大压力

“非常繁荣,什么样的都有。 ”当记者问到加拿大的现代舞创作环境时,王文蔚介绍,加拿大有很多现代舞团,仅温哥华市就有30多个。这些舞团在尝试艺术表达的各种可能性:电影手法和多媒体的运用,舞蹈和戏剧结合等,演出场所也不局限于剧场,扩展到了森林里、广场上、马路上甚至房顶。“他们把艺术打开了,思考的是艺术怎么才能做得不同。 ”

在加拿大,所有和现代艺术相关的纯艺术都可得到国家赞助支持,比如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戏剧、现代舞等。文蔚舞团目前也受政府资助,生存没问题,这在王文蔚看来很幸运,“能做自己想做的艺术” 。他介绍,文蔚舞团每年会向政府提出申请,由艺术家们组成的评审团会最终决定资助对象和金额。但这种资助也并非唾手可得,就像王文蔚自问的:“你是一个中国人,他们为什么要赞助你? ”他认为能获得资助和他创团之前在加拿大10年的经历和积累有关。“之前我和加拿大本土的艺术家合作过,获过舞蹈编导奖,他们的艺术界都看过我的演出、知道我的名字,所以当我申请经费时,才会批下来。 ”

在一个不迎合商业的创作环境里,王文蔚的压力在于创作本身如何突破和创新,“在加拿大,每一部作品都要有突破、有新的想法,这样才能保证舞团获得经费,如果有一部作品不好,可能下一年的经费就没了。所以压力来源于创作如何体现艺术思维和见解,这种精神压力还是很大的。 ”

2009年,王文蔚就曾带着他的《三寸金莲》回国演出。对此,他表示:“我在加拿大做现代舞,就是想让西方人知道,中国的创作者也是有思想的。带团回国演出,也是想和国内的艺术家们交流探讨,告诉他们舞蹈可以表现很深的主题,可以探讨很多深层次问题。”(作者:高艳鸽)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6-10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