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进入哥迷会,你懂的你懂的】
今天一早,哥被一篇据称“朋友圈刷屏了”的文章惊到了。
标题叫《1122万同胞受灾,媒体为何集体失声?》
说实话看到标题时哥有点懵,以为有什么惊天大瓜被曝光了,点进去才发现,作者是在指责“媒体没有报道今年的南方洪灾”。
得,更懵了。
难道这段时间我们看到的都是假新闻?
央视天天播报就不说了,随便翻了下,国内主流的门户网站都搭建了“南方暴雨洪灾”的相关专题
财新、新京报这些媒体也一直在专题报道一手新闻
难道在作者眼里,媒体=热搜,就只在微博上看新闻呗?
via.《1122万同胞受灾,媒体为何集体失声?》原文
可明明微博上也有相关话题啊,阅读量动辄千万上亿
对了,建议原文作者关注一下我们【新闻哥】。
哥6月10号就写过《南方暴雨,比你想象得更严重》,好歹也有近百万的阅读量,看了也不至于在原文摘要里说“无人知晓”。
讲道理,呼吁网友关注南方暴雨、关注同胞受灾是件好事,毕竟谁也不敢保证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但文章最后怎么就拐到了“这届媒体不行”?
媒体不行你行,这个踩N捧一的操作着实令人迷惑。
大概中午的时候,这篇“爆款”被删了。
但文章的中心思想已经洗脑了一批网友,甚至这个删稿的行为也被解读成了欲盖弥彰,是邪恶势力在“草菅自媒体命”。
……还能说啥?
就好比甲乙两个人好好坐着,丙上去踹了甲一脚,拍张照告诉大家是乙干的,让大家去围攻乙。等乙报警把丙抓了,还有人猜测乙“上头有人”。
你说这个丙是不是有病?
把一个子虚乌有的事情搞成阴谋论,哥是真的服。
但哥其实并不意外。
不止这一个号,互联网上多的是煽动网友情绪,制造对立、挑起骂战的人。
或许有人问,在网上写文章引战能有啥好处?
你别说,名和利,他们都要。
煽动起的情绪变成流量,让文章成为爆款,带来当即的打赏或日后的推广变现;
而煽动情绪的人成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导师……
这时回头再看一些经典的“反转”,就明白“互联网引战”已经是一门很成熟的生意了,挑逗的对象也不局限于国内。
就说最近发生的一个乌龙事件。
6月24号,微博豆瓣上,李子柒发布在外网的端午节包粽子视频被韩国人举报下架的消息被传得到处都是。
可是李子柒今年的端午视频是在25号、节日当天晚上11点才上线的……好吧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26号又有B站up主上传了一段视频,《端午节韩国人在讨论粽子申遗,还有举报李子柒》。
内容主要是翻译韩国网友在李子柒视频下的评论。
从他的翻译来看,韩国网友很不满李子柒,认为“中国人包粽子是对韩国端午祭的侵权”。
意料之中,国内网友在“韩国人抢先申遗端午节”时攒下的怒火一下就被点燃了。
但其实一切都是假的。
28号,韩国那边出现了一个热帖,称B站这个视频中的韩文评论疑似造假。
因为这些评论从语法到拼写都有错误,一看就不是真人说的——把李子柒说成七个李子、网络主播变成新闻主播——很明显的“机翻”。
蓝字是韩国热帖的标注,红字是网友@西八门崩了 对蓝字的翻译
事实上,李子柒确实有视频被下架了,不过是去年上传的端午节视频,据称是背景音乐有版权问题,今年6月28号又重新上传了。
目前,疑似“自导自演”的up主已将视频下架,自己也改名消失了。
这个乌龙算是及时澄清了。
但“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国家的”“韩国人说琵琶汉字是他们发明的”这类历史遗留印象还广泛存在着。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有些被证实韩国并无这类报道,有些纯属国内某些人断章取义。
像是端午申遗之争。
很多主流媒体都曾明确指出过,中韩端午大不同。
韩国申遗的“江陵端午祭”只是韩国江陵地区在端午时间段的一种巫俗祭祀活动,并不特指一个节日,且活动时长可达20多天。
当然,韩国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4月份上热搜的#中国象棋被印度申遗6次#,也是假消息。
不瞒大家,这些“新闻报道”哥以前也信过,后来看到各方的辟谣才知道原委。
可那些不用像哥一样每天泡在新闻和信息流里的普通网友呢?
就活该被收割流量,留下“韩国是宇宙起源”“印度不自量力”的嘲讽印象?
再让两国网友之间本就不甚友好的关系更加恶化?
不好吧。
有人说,在国内互联网上,旧的财富密码是“我爱中国”,新的是“他侮辱中国”。
哥觉得可以再引申一下。
新时代的财富密码:挑起骂战,给网友树立一个假想敌就好了。
一篇篇“爆款”东拼西凑完,坐等发家致富,成为人生赢家。
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或许只有在看到撺掇我们骂人的文章时,冷静一点,再想想——
他说的是真的吗?
8 N" r- P3 s3 d1 b
$ ]: s9 L/ A/ E5 G/ T0 [
/ }) J: ]& |. O6 a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