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要接十几个电话,全是催单的。”在洁美科技繁忙的车间,公司生产负责人周全告诉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用工缺口太大,只好调一些后勤、行政岗位人员来协助生产。”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海外需求大增,我国完整产业链优势使得出口订单火爆。而临近春节通常是企业用工紧缺时期,今年表现则尤为突出,企业为了招人各出奇招。此外,除了疫情的影响,人口流动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等都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工作日的下午,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市和平广场的杭州人才市场,招聘大厅里空无一人。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这段时间都非常冷清,“没几个来招聘的,春节后才会热闹起来。”
工作日的杭州人才市场里,空旷的招聘大厅。本报记者:高佳晨拍摄
每年年底,都是企业用工最紧缺的时候,今年尤为突出,生产车间一线员工更难招到人了,企业为了“抢人”,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有高薪招聘的,有跟技校合作的,有包吃住给三倍工资的,有老乡带人来就给现金奖励的……江浙沪“包邮区”更是有制造业企业给出了将近两万的一线工人月薪,只为填补紧缺的岗位。
“每天能接十几个催单电话”
“每个月推掉的订单产品有十万件”
地处浙江的洁美科技生产为电子元器件配套的载带,产品近一半出口。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近日在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所有设备都开足马力,到处充斥着机器轰鸣声。员工忙着生产、搬运、装卸载带。
周全介绍,公司共有两千多台载带打孔机,24小时不停转,一台设备每天生产1400多卷载带,每卷长度3200米。去年三季度以来,洁美科技的订单就在不断增长,目前排产至少要到三个月后。公司的下游电子元器件客户,订单也排到下半年。
洁美科技生产车间。本报记者:高佳晨拍摄
上海从事一家车载智能设备业务的上市公司董秘陈平(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公司产品外销超过90%,主要出口北美、南美、欧洲及非洲。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以及汇率等因素影响,经营业绩有所下降,但下半年以来回暖明显。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排期已满,至少已排到6月。今年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甚至比疫情前的年份也有所增长。”陈平表示,需求增长导致原材料供货紧张。“同行不少公司原材料库存不足,交付周期延长至一到三个月。我们提前预备原料,情况好不少,交货速度更快。目前的备货能够满足半年以上的订单。”
另外,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也在扩产,预计今年产能将远大于去年。今年计划新招的员工数占目前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对于外贸企业订单火爆的原因,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星表示,稳外贸促增长各项举措得到积极实施。同时,在疫情特殊时期,我国在一些领域的完整产业链优势得以体现。此外,跨境电子商务全面深入发展,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呈逆势上扬态势。
一位做家具出口的上市公司办公椅销售负责人李志(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疫情催生了在家办公和“宅经济”的发展。公司最畅销的一款椅子,去年卖到二十多万张,同比翻了好几倍,办公椅、电竞椅、赛车椅的销量大幅增长。
该家具出口上市公司车间。受访者供图
在繁忙的生产车间,李志介绍,自去年四月开始订单回暖,六月开始大幅增长,火爆的行情一直持续到现在。“去年七八月,我们每天都能接到很多电话说要下订单,但我们手头的订单已经全排满了,只能推掉,每个月推掉的有至少200条货柜(每个货柜装四五百张),差不多十万张。”
该家具出口上市公司园区里货车正整装待发。本报记者:高佳晨拍摄
李志告诉记者,大量推掉订单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上游供货商供货能力有限,零部件供应商难以在短期内大量生产。即使推掉不少,公司的订单依然排到了六七月份。
企业招工使出“浑身解数”
有岗位月薪直逼2万
陈平坦言,招工确实难。“我们并不算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以销售、研发为主,待遇也在行业中平均以上。去年年底就开始招工,现在缺口还很大。”
在洁美科技的生产车间,周全告诉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公司目前用工缺口至少在10%。“正常情况下,每位员工负责约20台设备。由于用工缺口大,一些员工负责的设备超过30台。甚至一些后勤、行政岗位人员也调来协助生产。当然,工作量增加了收入也会提高。新手的月薪在8000元以上,熟练工可达1.5万。”周全说。
去年11月,洁美科技在湖州安吉梅溪新建了车间,增加了168台设备。“靠近乡镇,那边相对好招人。但那边企业多起来后,招工压力也大了。”周全表示。
洁美科技生产车间。本报记者:高佳晨拍摄
据人社部2020年三季度数据统计,我国求职人数从2020年二季度的74.3万人下降到三季度49.2万人;用人缺口也从二季度的74.6万人,上升到82.4万人。在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前三名都来自服务业,分别是营销员、保洁员和餐厅服务员。
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此前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将超过190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为留住老员工、吸引新员工,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到周边乡镇招人、提高员工基本工资、与技校合作、通过中介介绍都是基本款,而鼓励员工留在当地过春节,节假日三倍工资成为标配,有些地方政府也会组织集体跨省招工。
对于洁美科技而言,除了上述手段,老乡介绍人过来干满三个月就奖励600元,原来出去的熟练工回来奖励1000元等。“但效果还是有限。”周全说。
有公司为招工设立推荐奖。本报记者:高佳晨拍摄
洁美科技员工小王已有4年工龄,原在湖州吴兴做工时月薪3000多元,在这里工作的舅舅介绍小王过来。“我现在月薪约一万元,收入还可以,但忙的时候工作强度也很大。”小王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江苏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抢人,同行企业甚至打起“价格战”。“你给一万,我就给一万二。有的熟练工来回跳槽,工资涨了好几千。”
但“价格战”又带来新的问题,“会招来不少‘打游击’的员工,就是跟公司谈好保底收入,但不保证生产效率,三个月试用,到期拿了钱就走,”一位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部分人时薪比好好干活的员工高出一半多,但产能效率低了30%。
广东某服装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一些人口大省的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很多企业为弥补招工缺口,甚至调高了招聘年龄上限,“比如女工从40岁上调到45岁,男工从45岁上调到50岁。”
同时,老板亲自上招聘市场吆喝、包车甚至包机接送员工、上工就包红包等方式,也都显示企业为招工使出了“洪荒之力”,用工缺口问题依然突出。
涨薪不再是招工“万能药”
专家建议企业合理接单、技术升级
金星表示,招工难是近年来一直困扰企业的难题。“疫情给人员流动带来较大影响,更多人喜欢选择在家附近就业。”
事实上,除了疫情的影响,人口流动本身就在悄然生变。以前,流动人口主要向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等大城市聚集。
远川研究所的调研发现,随着二线城市产业不断发展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中西部城市、二三线城市产业集群日益成熟,用工需求不断增加。这些都会对总体劳动力流动产生影响。
同时,人口流动也在悄然生变。以前,流动人口主要向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等大城市聚集。不过,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五大城市群五年及以下平均返迁率超过五成,长三角为50.32%。
李志则表示:“环境在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原来不少车间工人不喜欢放假,因为没钱赚。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年轻人多给钱,也不愿意加班。”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对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表示,疫情是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减弱的重要因素,我国维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相对稳定也付出了一定代价。“长期以来,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需要中西部的劳动力资源。受疫情影响,加上临近春节这个特殊时点,劳动力紧缺表现就更加明显。”
1 X' U' [/ q$ S( G* h6 l周密表示,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地区之间产业有差异,有些人可能觉得适合在中西部发展,相应也会有人继续流向北上广、江浙沪。这是市场的自然调配。”
对于面临用工紧缺的企业,周密建议,不要盲目接订单,要合理评估企业人员数量及供给能力。如果不能及时履约,对于企业的信用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同时,企业可以参与一些产业带、行业联盟,形成更加灵活、弹性的供给能力。比如,订单量太多没有办法完成的企业,可以借助有富余能力的兄弟企业生产线,或通过行业组织、产业联盟进行资源调配。这样大家都能获益。
此外,企业要重视科技的力量,通过技术升级减少对于人力的依赖,并提高效率,向产业链高端转移。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可以考虑进行产能协调。比如,一些订单通过海外工厂消化。
$ |7 o4 ^5 O# Q# H# z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