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1-2-3 16:07 编辑
% }' `2 J3 D$ {8 {; \: ^
6 }, `. ]2 m# h8 l- C- C 在养生保健的探索历程中,中医无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医学史上,很多重要医药典籍和名医都有对养生之道的精辟记载。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修养德行,即提升自己的品德。这个在《论语》里面也讲过,“智者乐,仁者寿”。仁者就能寿,过去俗话里也讲了,有大德者必长寿。 唐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叫孙思邈,他在自己的医学著作《千金要方》里就说过“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亦未能延寿”。也就是说你的德行如果不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程度的话,那么即使去服用什么玉液金丹,也不能够延长你的寿命。 明末清初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王夫之,他就提出了一些哲理方面养生的说法,叫做“六然四看”。 第一,自处超然。自处就是自己对待自己,自己怎么样来看待自己呢?要超然。态度要超然,也就是说,要达观、豁达。 第二,处人蔼然。处人是对待别人,就是说对人要非常的和气,与人为善。 第三,无事澄然。没有事情的时候要“澄然”,“澄”是非常清澈、非常宁静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事的时候要非常宁静。如果说自处超然有点淡泊的意思,无事澄然就是宁静,宁静就可以致远。 第四,处事断然。就是处事要有决断,不能优柔寡断、犹犹豫豫。 第五,得意淡然。就是说得意的时候要淡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 第六,失意泰然。失意的时候要泰然处之,别把它看那么重。 这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六个然,不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观吗?是不是很有道理? 还有四看。这四看,其实也很有意思的。看什么? 第一,大事难事看担当。遇到大事难事,要看你能不能勇于面对它,是不是不回避、不逃避,勇敢地担当起来。 第二,逆境顺境看襟怀。碰到逆境了,或者处于顺境了,这时就要看你的襟怀,够不够豁达,能不能够承受得起。 第三,临喜临怒看涵养。碰到了喜事或者令人恼怒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得失了,喜就是得,怒就是失,就要看你的涵养,能不能宠辱不惊。 第四,群行群止看识见。所谓行止,也就是去留的意思,碰到去留的问题,就要看你的识见了,看你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该去就去,该留就留。 这四看,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很透彻的了解和把握。这些都是在更高的思想层面中来讲的,因此叫做哲理养生。 我觉得中医在养生这个方面非常深入,从生理到心理到哲理,都考虑到了。我们现在很多的病都停留在生理层面的治疗上,甚至于还没有意识到治病还要从哲理心理方面去治,其实哲理心理方面的治疗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要心胸开阔、心境平和。所以仁者寿,这句话绝对是有道理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