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热播综艺《我就是演员》第7期,香港演员惠英红以“参谋官”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 |5 v8 o8 o: c1 ~
6 z! d8 k# Q. K1 T' s
虽然在这个节目里,大咖名导并不少见。 但是惠英红不仅是普通级别的“著名演员”,她的实力和地位不输于在场的任何一位导师。 章子怡甚至在表达仰慕之情的同时,将惠英红成为心中的“神”。 6 K' \( p6 [' Z
# ^& S/ `: S1 ] k7 ~& ^
这个评价并不是在媒体上做做样子的“商业互吹”,入行四十年的惠英红,对于这个头衔,实实在在是当之无愧。
. u# P6 _! ?9 S) Y& R# \. B1977年,17岁的惠英红被大导演张彻看中,出演了邵氏的武侠片《射雕英雄传》中的穆念慈一角,由此开始了自己的银幕生涯。 + a3 C9 ]; h3 s' y; B
从小的艰难谋生经历让惠英红尝尽了人生百态,也让她在动作片这个随时面临着伤病、残疾甚至生命危险的类型当中站住脚跟。: y. c; d7 M: q9 m
这一打,就是20多年。 在这20多年中,惠英红不是没有红过。1982年,她21岁就拿下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随后成为邵氏的当家动作女星。
9 s* H* O9 K6 t8 _! |/ y接下来是接更多的戏,打更多的架,更固定的戏路。
; `$ _- Z3 H; ?2 T" [' j( g 惠英红想转型了,但是这又谈何容易? “打女”的标签就像“花瓶”一样,一旦被归于此类,就仿佛置身于一个金箍当中。 无论是找你拍戏的导演,还是等着看戏的观众,都认为你只会打,只能打,也只想看你打。 $ E+ H& k; g# a) s. @
+ c0 q _( q4 x- V& T% W/ V
当年红极一时的“打女”们,比如郑佩佩、杨紫琼、萧芳芳、杨丽菁,都在艰难地寻求转型,惠英红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打下去。 但是市场的压力是个人难以抗拒的,90年代,惠英红陷入事业低潮,一部接一部的侠女、女警,从古装到现代,没完没了。 ' Z: ]$ f1 X6 b9 g7 s
1988年的《霸王花》9 p! T' p( Q( v& h
& D3 {- N: G: Y' t
1999年,惠英红患上抑郁症,甚至一度自杀未遂。此前几乎作品不断的她第一次绝迹银幕。! _2 C7 O$ K. f8 F( b6 z7 ]
所以当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同样是“打女”出身,被称为“龙女郎”的林鹏坦言自己想要挣脱“打女”标签的时候,坐在台下的惠英红毫不犹豫地点破了问题的本质—— “我拍了10年的打戏,十年最红的武打女星,你只是拍过一两个,其实并没有实实在在地把你定型。”
4 \3 C' G" e1 v( }% _) z( N. ~9 W0 O
换句话说,没有什么标签能限制住一个好演员,而如果老是抱怨自己被标签限定,才是推卸责任的借口。
/ I" U# {% w# ^7 R; i9 Z/ v P o# |* H6 J6 t" U- L
在“打女”这个头衔下挣扎了几十年的惠英红比谁都更清楚转型的艰难,但是她也比谁都有资格说自己是靠自己努力一点一点摆脱这种单一定位的。 2003年,惠英红终于重新振作起来,复出拍片。 4 g2 F7 k; M, a8 P
第一个角色就是《妖夜回廊》中精神错乱的母亲,导演找惠英红来演这个角色显然是看中了她个人的经历。
1 Y% u9 d+ J% H; }但是多年来的积淀和在人生低谷期的辛酸苦辣都成为惠英红饰演这个角色的养分。
6 B c7 m( N' L- M8 ]1 B4 q# ? 也是从此开始,惠英红开始了她演艺生涯的全新篇章。 母亲、主妇、神婆、老板娘,各种更加生活化的角色开始出现在她的履历表中,即使她还会时不时接下打戏,但是她早已经摆脱了过去固执于角色类型的想法。 角色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它演好。
, H' y! k* D1 E, S8 L+ A
2011年的《武侠》 ' f( g/ y8 h6 y8 Z; O
2010年,惠英红出演了《心魔》,把这部电影看做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也不为过。 & ?' K L: Q1 h! J+ }
在这部作品中,她饰演一个对于儿子有着疯狂溺爱和占有欲的母亲,面对儿子闯下的大祸,救子心切的急迫催生出一个母亲强大又扭曲的内心力量。 一边是独自撑起整个家庭,时刻紧绷的神经,另一边是为了维系儿子前途和家庭不至于崩溃的固执,在惠英红身上完美呈现出来。
( N7 x; ]$ ]. ]0 o7 D+ { l" @这个角色让她时隔28年再次拿到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然而和上次那个20出头靠着拼劲敢打敢闹的小丫头不同,年过50的惠英红如今的演技已经内敛而克制。3 G" V8 b' n' `% m; n/ W# y+ u, B
这座多年之后的影后奖杯也终于让电影界重新开始看到惠英红—— 这个从小就拍戏养家的姑娘,在巨星辈出的80年代靠着不怕吃苦的倔强成为了一线女星。
$ z; M/ |; S. U7 o* n
经历了走上顶峰的辉煌,也经历了从云端跌落到三线四线的绝望。
. A; B8 y4 O8 f. W* ~$ E* d# p, V “所有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 浴火重生的惠英红有了更坦然的心境,表演也有了更多值得品味的细节和韵味。 % t/ h; q0 @- V
- X, s0 ^3 h& y7 \ 2017年是惠英红迟来的收获之年,《血观音》拿下金马奖影后,同时,另一部影片《幸运是我》再次拿下金像奖影后。 同一年,两部完全不同的影片,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分别拿下两个影后,这是对惠英红最大的肯定。
& i8 c8 u2 n2 c/ e/ w# x而在两次颁奖礼上,惠英红也都动情落泪,或许正如她自己所说
7 X: d8 F, w3 g# }' v a “我很想拿这个奖。拿了第一次之后,我风光了十几年,然后不知道为什么会跌到谷底,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找我,不知道为什么逼自己进入死巷。我把自己藏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办好。我连放弃自己的生命都试过,因为真的不知道将来怎么样。但我现在很有信心,我知道我是属于电影的,哪怕是一天、两天,只要是好角色,我都会尽量做好。”
对于惠英红来说,重要的或许不再是演什么样的角色,拿什么样的奖,甚至不是获得什么样的肯定。 而是在表演这件事上,身为“演员”能享受到什么样的乐趣。 n8 [6 _2 v" v Q. z- g2 e0 P
惠英红在《幸运是我》中的表演 8 l7 l$ S; i9 Y, Z1 @
回到《我就是演员》,和林鹏同台的李晟谈到自己的角色戏份较少,比较吃亏。惠英红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了身为配角最在意的问题。 “当你去做一个配角部分的时候,要当一个完美的配角,去帮助主角。” & l2 Y6 J! l# n$ f Z9 r
* j/ c- r( l' n6 j+ I6 s- P
这是惠英红对于年轻演员的鼓励和传授,其实也正是惠英红几十年表演经验的凝聚:不要沉溺于自己曾经获得过的东西。 # N# e0 E; m- L( u- N, f, b
你曾经是风光无限的明星,现在也可能是端茶倒水的龙套; 你曾经站上过领奖台,也可能一整年都无人问津; 你曾经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也只能你自己一点一点撕掉。 " j2 O" ]' u# J1 X6 U' u( r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心境,波澜不惊惠英红如今才能在各种角色中游刃有余,演主角能问鼎影后,演配角能激发对手。
9 A8 q g. Z; L7 }% U- ^) F* p 5 t- `3 Q$ O% ]/ e0 ^+ C. Y4 X& G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