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要点:
- 1 健康的儿童零食至少需要满足“少盐少糖少油”。高油高糖零食的大量摄入会增加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对于味觉没有发育完全的儿童来说,高盐和高糖的食物还会导致味觉发育失调。
- 2 家长为孩子挑选零食时,首先应该看营养成分表,确保反式脂肪酸为“0”,再确保钠≤30%NRV。其次看配料表,配料表短说明成分简单。最后,即使是符合标准的零食,也不能让孩子放开了吃。
1 I! @) f; V3 C& k' W5 t: n
查证者:王妍天丨注册营养师,毕业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人类营养学专业
天气炎热,不少家长反映自家孩子食欲减退,不爱吃饭,但零食却一点儿没少吃。对家长们来说,完全禁止孩子吃零食几乎不可能,然而挑选零食却是件难事——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品中,有的太油了,有的又太甜了。吃了这些零食,孩子的健康会不会受影响?儿童零食到底怎么挑?
一、什么是合格的儿童零食?
说起“零食”,大多数人想到的会是超市里一排排的膨化食品,还有巧克力、糖、辣条等等。但零食究竟包括哪些种类的食品,几乎没有人能说出它的确切定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给学龄前儿童的零食有新鲜水果、新鲜蔬菜、鲜奶及奶制品、馒头、面包以及鸡蛋及原味坚果等。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于5月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团体标准中,对“零食”的描述是:零食(snack food)是指正餐以外,用于补充营养(或平衡营养)、放松悠闲、愉悦心情的食品。可见在一定程度上,零食需要满足“营养”需求,即便很少有人在挑选零食时会考虑它是否有营养。
《要求》还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其中提到,区别于普通零食,儿童零食指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儿童零食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少盐少糖少油。
二、健康儿童零食,“少盐少糖少油”是关键
《要求》中提到的“少盐少糖少油”,与《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中对“不健康零食”的描述——“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是相符的。
为什么反复强调儿童零食要“少盐少糖少油”呢?
据《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我国2岁以上人群对零食的消费率从90年代的11.2%上升到了56.7%,零食提供的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10%左右。而制配加工零食的过程中添加的油脂和糖,直接贡献了额外的能量。过量的油脂和添加糖的摄入可增加肥胖的发病风险。
从2010年到2014年,我国7-12岁儿童肥胖超重率从1.72%迅速上升到11.59%。 肥胖和超重是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代谢疾病,主要原因是摄入过多能量,代谢过少,导致能量转化成为脂肪,堆积在体内。肥胖不仅会增加儿童患高血脂、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风险,也会增加其成年后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肥胖超重,反式脂肪酸的过量摄入还可能增加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在油脂的结构中,脂肪酸的氢原子分布在不饱和键的两侧,称为反式脂肪酸。部分植物油在氢化(反复高温烹调时)过程中会转化成反式脂肪酸。
我国建议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膳食中,来源于食品工业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酸每日最高限量为2克。如植脂末、蛋糕、派、沙琪玛、饼干、奶茶等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在现有《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明确要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但是,如果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等于0.3克,就可以标示为“0”,这时标为无反式脂肪酸、不含反式脂肪酸、零反式脂肪酸等都是符合要求的。
而高盐饮食,不仅会引起高血压、肾病,还会增加脑卒中和胃癌的发病率。对于还处在发育期的儿童来说,高盐和高糖的食物会导致味觉发育失调: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甜味和咸味的食物,而且随着年龄增加,味觉会越来越迟钝,他们会吃得越来越甜、越来越咸,结果就是成为上述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限制反式脂肪酸和油盐糖的添加,的确是目前食品加工业急需改进的地方。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要求》中也有关于添加蔗糖的限制,但是在食品生产和制配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除了蔗糖(白砂糖、绵白糖、红糖、黑糖、冰糖等)以外,还有可能是:玉米糖浆(果葡糖浆)、果糖、蜂蜜、糖浆和枫糖浆、麦芽糖等。这些糖一样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和龋齿的发病风险。
三、挑选儿童零食要看营养成分表,但符合标准的零食也不能放开了吃
如今加工食品多种多样,家长为孩子挑选零食时,该如何选择?
第一,先找到“营养成分表”,确保反式脂肪酸为“0”,再确保钠≤30%NRV(营养素参考值%)。第二,看“配料表”,一般来说,食品包装上配料表越简短说明食品成分越简单,加工过程添加的成分越少;然后再看有没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黄油等字眼,它们在配料表中排得越靠前,说明这个产品越不健康。最后,建议给小朋友的加工食品都尽量买小包装的,含量越少,吃得也就少一些,也方便家长控制孩子吃的频率和数量。
最后要说的是,即使是符合标准的零食,也不能让孩子放开了吃。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如果已经设定了这些加工食品更健康,你是不是食用起来会更加无所顾忌?假设一包净含量100克的“低糖面包”提供了3克添加糖,孩子再喝一杯200毫升鲜榨果汁,他在半个小时的点心时间就摄入23克添加糖。WHO(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最可怕的是,当家长觉得“低糖面包”和鲜榨果汁都是健康的,于是在一天内准备了两份这样的“零食”,那么孩子一天的添加糖摄入就是46克。所以无论是看似健康的面包果汁,还是其他加工食品,吃得过量同样会存在糖分摄入超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