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早晨7点14分,一项“壮举”在距离地球大约1100万公里的宇宙深空中发生。
人类首次通过主动出击,利用人造航天器撞击,改变了一颗小行星的运动轨迹。科学家希望,由此开始,改变人类潜在的命运。
撞击一颗小行星,和人类的命运有何关联?本期《天目Tech+》就来聊聊。
恐龙资料图。来源 新华社
一切要和一个遥远的物种——恐龙说起。
在关于恐龙物种的研究中,一直有个主流观点,大约6500万年前的一个春天,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引发了海啸、火山爆发、地震,导致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变,最终让那时的地球“霸主”恐龙走向灭绝。
同为地球上的生命物种,人类是否面临着与恐龙同样的威胁?
避免小行星撞地球或是问题的答案。
DART封装资料图
由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开启了一项双小行星重定向试验,设计出一款专门用来撞击小行星的航天器——DART。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官网消息,DART的主结构长、宽、高分别为1.2 米、 1.3米、 1.3 米,体重约570千克,不到一辆小汽车重量的一半。
DART示意图
为了自主飞行,DART搭载了两块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当其完全展开时“臂展”,每个电池板都有8.5米长。
DART也配备了自主导航系统,搭载了光学导航相机,用以捕获被撞击天体的图像,引导DART进行撞击。
DART还随身携带了个“小助手”——立方星LICIACube,能与DART分离,记录下它撞击瞬间的“倩影”。
DART、双行星与地球参照物大小对比示意图
美东时间2021年11月24日凌晨1点21分,DART发射升空,向宇宙奔去。
它的目标最终点定在了距地球大约1100万公里处——相当于近29个地球到月亮距离的双行星系统。这一距离不远不近,人造航天器既能顺利抵达,撞击小行星时又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这个双行星系统中,较大的一颗名为Didymos,直径约780米。较小的一颗被称为Dimorphos,它才是DART撞击的真正目标。据初步测算,Dimorphos直径约163米,重达50亿千克。
在撞击过程中,DART逐步接近双星,并辨识出了较小的Dimorphos。
DART奔向双行星示意图
在太空飞行10个月后,9月27日7点14分,随着“3、2、1”的倒数,DART以6.2公里/秒的速度故意撞向了目标小行星,成功完成了此次撞击,就像一辆高尔夫球车撞向了于胡夫金字塔。
根据NASA官网公布的结果,此次撞击,让这颗小行星的轨道速度缩短了0.1%。即按照原本的轨道,Dimorphos每11小时55分钟绕Didymos绕一圈。在撞击后,周期可能会改变成11小时45分钟。在未来数周,研究团队还会更加精确测量计算出轨道的改变数据。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此次撞击有什么用。
每年都有大量小行星撞向地球,绝大部分都在地球大气层中分解,但也有一些会与地球“亲密接触”。
* _# F" t2 |* U/ ?, H# N
0 e x" B1 d" T! a0 @
, x! \! a& q3 \- W5 g' B
+ `. W; G+ ~0 V. x* U"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就发生了天体坠落事件。一颗质量大约为10吨的陨石坠向地球,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发生爆炸,还产生大量碎片,并造成了人员受伤。
有媒体报道,目前,人类已发现有约两万多颗近地小行星,其中有大约十分之一对地球有潜在威胁。
为了应对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中国也在积极行动。今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首次向外界披露,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以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而当人类掌握了改变小行星轨迹的能力,如果将来发现了威胁地球的小行星,或许我们就能避免潜在的和恐龙一样的命运。
9 z& x; j0 f9 [ l) {
: g/ u1 x: E! c0 s; `$ z7 R
' \+ k! l; f/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