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92|回复: 0

“精英”频繁移居海外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1307

帖子

4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5
获赠鲜花
4722 朵
个人财富
9138 金币
注册时间
2010-11-25
发表于 2011-5-2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金房地产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中国的富裕阶层和知识精英正成为新一轮移民的主力军。移民热会不会引发人才、资金大规模外流?在国人移居海外的现象背后,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 p) u/ G( m5 M0 @& T* C1 q$ J/ f9 q  c5 k. w/ O
  冷静面对“新移民潮”3 ~! |! I7 k7 \% g
1 S# T5 k- E' b# j
  据估计,1999年以后的10年间,中国内地有200万人合法获得外国“绿卡”  Q2 e6 K" r, V9 O0 j

, x% ^5 W# g3 `" d  周六,北京东方杰圣的移民咨询课。十几平方米的小会议室,满满当当坐了34人,其中大多数是衣着挺括、文质彬彬的中年夫妇。* F3 O- g8 T+ W3 F2 O

- `' s. H' h+ Z3 N  l7 P+ l  “我太太完全不懂英语,在那边能行吗?”* s3 J0 n3 T) f6 u+ Z

9 x0 a* E7 k7 ^! |) k( N& c4 r$ }" K: W  “魁北克移民和联邦移民哪个更容易?”
7 m) @8 D; X) j  N- @! y
+ [  F9 n3 X+ ?' U; I* W- ?  “温哥华和多伦多哪座城市对孩子教育更好?该选择华人子弟比较少的学校吗?”
; [6 u& Y  m3 I, U, a- C
* m, R: S5 b" B. U  b/ N* z  人们七嘴八舌地提问,对遥远的异国生活满是好奇。
! {5 \- X9 D) O
/ e$ |* D& k$ ?7 m7 I  网上的移民广告、手机里的移民信息、竞争激烈的移民中介……移民,正悄然成为国内部分中高收入家庭间的热门话题。
0 _' Q5 b) I: Y% g$ h  m
3 [$ P% s. m3 z3 R, Y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海外移民,经历了三个阶段。”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东方杰圣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齐立新介绍,“第一阶段是1979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国家公派为主,伴有海外团聚、探亲及自费留学等。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到2003年,其间更多的国家敞开了技术移民大门,但这种技术移民不是精英移民,更不能称之为精英流失,因为其中有很多以低端劳动力为主的职业,比如保姆等。第三阶段始自2007年,随着中国经济腾飞,特别是楼市升温、股市大涨,一部分人积聚了相当的财富,投资移民迅速增长。”
8 P8 w% P( @; M; y" ^0 ?6 R) o; y3 j' D5 a! y/ l6 T/ q9 Y' r
  据了解,目前中国公民进行海外移民的主要国家中,投资移民方案最低投资额分别是:美国50万美元(约330万元人民币),加拿大80万加元(约550万元人民币),澳大利亚80万澳元(约454万元人民币),新加坡150万新元(约962万元人民币)。这样的额度,那些较富有的家庭可以承受。加之2009年起,经历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的欧美国家,为吸引外部资金,将投资移民限额逐步放宽,大大推动了中国公民的海外移民进程。“我常开玩笑说:在北京二环以内有房的居民,都具备移民的经济实力。”齐立新说。$ `( J9 T5 B$ I- d0 a7 N9 c
5 L9 F1 m4 K2 d4 G) v+ E; M
  国人移居海外的步伐的确在加快。据加拿大移民局数据,2009年加国投资移民全球目标人数为2055人,而中国内地占了1000名左右。而在投资移民之外,技术移民是一个更庞大的群体。业内人士介绍说,技术移民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大约为20∶1。有人计算的结果是:平均下来,中国每天都有近60名教育背景良好的精英人士向加拿大移民局递交移民申请。加拿大家园网数据显示,2011年加国移民部在吸收移民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将减少亚太地区移民总数,但北京签证处是个例外,总目标数由去年的7785人增至9425人,增幅超过21%。
/ H. s6 J4 ~3 r4 [5 H; L; N7 R6 N3 p4 a
  不仅仅是加拿大,近10年来,中国的高知人士、富裕人士纷纷入籍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美国、新西兰等国。据齐立新估计,1999年以后的10年间,中国内地有200万人合法获得了外国“绿卡”,其中获加拿大“绿卡”的超过40万人。/ g! O+ R9 n! z8 L6 `- a1 q6 d

) U, s, A3 _- ]& d% ^6 B! x为何觉得“外面的世界精彩”
2 w. c7 ]( N4 {+ O0 K
: Q, m5 B. n- q5 I
  教育环境、生活环境有吸引力,业务拓展方便,社会保障完善,财富氛围更安全
$ R) C* r; n0 s5 l7 p, G. }( d* t4 n. F) n
  “丈夫的生意在北京,孩子一直在北师大附中读书,但因为不是北京户口,还得回原籍高考。我们想,反正孩子将来是打算出国留学的,不如趁早移民到加拿大去,这样孩子可以直接参加美、加两国的高考,奖学金门槛也低许多。”在移民中介处,记者遇见了前来咨询的顾女士。/ ^  {0 k* B  p# R/ f8 E( |/ U8 T

0 b$ B' Q0 o; K! b# z  为孩子的教育“出去”,已经成为当前移民热的重要推手。“目前申请移民的主力军是40岁左右的人群,都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他们认为国外的教育制度、教学质量以及人才使用等方面做得更好,希望把孩子送出去读书、就业。一个学生出国念大学四年的平均费用达80万元人民币,这个费用与举家申请投资移民的成本差不多,所以很多家庭干脆在孩子中学阶段移民海外,这是当前移民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齐立新说。
% Y! K( x* n% v* F3 u7 U3 B; |# s( j( a" L6 N
  据教育部数据,2010年国内有近100万名学生放弃高考,其中出国留学者占21%。与此同时,被称为“美国高考”的SAT考试,每年的招生人数从2003年的一两百人,猛增到今年的1万多人。  R5 @/ o  a0 E
, d4 Z, H# }! _% }, _5 m
  除教育环境的吸引力,人们选择移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6 n  g5 s6 w/ G& ?7 {

- z$ m! [! r# P8 H  ——更便利的海外业务拓展身份。目前国内的企业家要去美国考察,办签证的周期至少一个月,而且拒签的可能性极大。有时虽然拿到了签证,但已错失商机。相比中国护照的13个免签国家,持有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护照意味着更大的方便和高度的国际化。
9 ^0 b/ _% N& F" u2 V2 w8 T2 n4 X1 F
  ——更健康的生活环境。齐立新说:“一位河北的大姐在渥太华下了飞机就惊呼:‘空气太好了!这辈子再也不想看见大烟囱了!’每年北京沙尘暴最厉害的时候,也是我们签客户最多的时候。”他说,近年来国内不断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让一些人萌生“去意”。- R9 O6 u4 t" g/ O2 ?6 S7 N" M
8 I+ f- P/ Q9 j" J. [3 z$ R7 M, {
  ——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养老等时下国人的“不能承受之重”,在国外似乎更容易解决。“在北京史家胡同买个一居室,足以在渥太华买幢2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美国的房价还要便宜,新加坡政府保证‘居者有其屋’;在加拿大,公民享有终生免费的医疗服务、孩子有牛奶补贴、养老金覆盖所有人群……”这样的对比,难免令人心动。
) E% y1 H0 [/ B, ~. ^5 z$ z; f
  ——更安全的财富氛围。“过去10年,一些社会群体在资产迅速膨胀的同时,社会地位和企业发展空间却遇到了瓶颈,他们处于一种很尴尬的状态。国内的投资环境离法治化和规范化还有距离,许多投资渠道限制民营资本进入;此外收入差距拉大,导致社会上对财富‘原罪’的追问以及‘仇富’心态滋生,也强化了他们移民的动机。”齐立新说。* g8 n( f6 i5 |: ~

" K4 c8 U5 C2 C2 x% ~8 N4 ~( x1 b  海外移民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 e& f8 e: T  B9 D
) ]8 h: }! Y* [! A0 r4 v
  人才外流比例并不大,资金有外流但也有大量外资进入,正常移民不可能掩护贪官外逃
% u7 h2 @4 f: N) Y8 {. \; P. D- D& P3 V0 S+ ?0 `) J  I
  与前两拨移民热的人员构成不同,新世纪移民大军的主力由富裕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 @& k( y; E) {! I- t0 Z( h

/ @% p6 u4 i) i* {2 }& Z  ——移民会造成人才外流吗?4 C* D7 C3 O0 P3 `4 b

: y) G6 h! d4 v8 C  2007年,中国社科院发布《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的同时,中国流失的精英数量也居世界之首。有文章指出:“自1978年以来,有106万名中国学生留学海外,仅27.5万人回国。流出海外的78.5万青年才俊,相当于30所北大、30所清华的所有在校本科生。”
  |! {" q* O3 u4 j$ X% T( l6 L, a% N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李路路却认为,中国人口本来就多,不能单从精英出国的绝对数量较多就判断人才大规模流失。“虽然我们感觉移民海外的高知人员和富裕家庭的绝对数量增加了,但较之日渐扩大的智、富群体,绝对比例并不高。”
% r' \, g. v4 d  B& D0 A% |
( \8 S4 K5 `% u4 L" t& ]8 n  美国列文研究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从1996年到2006年,回到大陆的“海归”增长了5倍之多。另据教育部统计数字,200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22.9万人,比上一年增长27.5%;留学回国人员达10.8万人,同比增长56.2%。也就是说,回流人员的增长幅度已大大超过了出国人员。
9 m9 S" d$ |4 \, u' w6 R
, g( M7 M& e! c. g; S3 r! h  “国内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吸引很多人学成归来,还有一些人处于观望状态。我的一些学生,以及身边的一些教职人员,在国外拿了学位和国籍,又重新回来工作定居。”李路路说,“人才外流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并不像有的媒体报道的那么可怕。更何况国外移民法对移民数量也有严格的控制,不可能无节制地吸收我国人才。此外,中国近些年的高速发展充分说明所谓‘中间阶层的集体流失’并不存在。”7 b. \( w  H- R  ?9 a$ e0 c7 h

# C$ q3 W( s2 g! d  “要看到,目前的移民是双向的,有人出去,也有人进来,我们不能只盯着出去的那部分人。发展中国家居民大量移民来华,发达国家居民来中国定居的人数也在增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说。# M5 h, m+ w4 I+ m, a

+ {1 c; r9 ^, i# G6 l! T2 A8 D! s  ——移民会引发资金外流吗?
6 w6 p- p) t, I; Z0 x
7 U$ M) y  A- o0 A3 s  统计显示,即使只按最低投资额度,仅2010年从中国流向加拿大的移民财富就达几十亿元人民币。而“官员考察不归”、“子女海外一掷千金”等诸如此类的消息也不时刺激着公众神经。
. R4 @7 S$ f6 u7 |
6 \4 }5 C- @; [& r  “说到资金问题,不要只盯着‘外流’,中国每年不也在吸引大量外资吗?资金跨国流动是基于市场规律和公民个人意愿的理性选择,特别是教育消费。”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
/ C% F  P/ D# V3 ?
8 H  E- ~$ Z! b' G0 ]3 q6 S! b& |  ——移民会掩护贪官外逃吗?
! E/ X) T4 Y" J- a, p1 n
$ L$ q: l) A. m& y6 L' U& Q  “贪官外逃、转移资产的问题有多严重,目前尚无确切统计。”齐立新说,“但可以肯定,正常的移民渠道不可能成为贪官外逃的通道。以加拿大为例,投资移民法律法规多达数百页,对申请人的每一项资产来源都做严格的规范。单凭长达两三年的审理期,贪官污吏就受不了。”
$ e$ q3 F, g2 g) ~; O, y7 V" b# m! \  g+ a" k6 J
  葛剑雄认为,现在之所以有贪官移民外逃现象,说到底还是相关制度有漏洞,并不是移民的问题。“对官员移民,要做好因私护照管理和财产清查审计。”1 h3 V' ?0 R9 p+ @: n: p* Y/ @, a1 R

7 C4 [& a/ d  x( @- ?  “移民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动态行为,尤其是跨国移民。仅从绝对数量的变动来判断是否出现新一轮移民潮并不科学。”葛剑雄认为,判断移民是否已成“潮”,要全面掌握移民海外人口的绝对数量、移民结构等,但目前还没有权威部门给出公开、准确、全面的数据。因此很难判断这种现象是局部、暂时的,还是全局性、趋势性的。
& h: g# D- o( M# P- q9 B5 n+ Y5 I8 d& _+ R4 @5 r
“新移民潮”背后的思考- Z4 f3 `1 o- q  K: D) t7 v
/ n* E/ f2 E) K9 f( b0 p
  移民热折射出国内发展环境的一些“不适”,应在成为“经济大国”后进一步构建“宜居大国”
* c1 K9 M5 t  d2 w0 t7 C: G4 h* U% v; f% d9 y
  “社会上对移民问题过分敏感了。”北京的白领徐女士刚刚拿到移民加拿大的签证。她在国内的工作、收入都不错,而申请移民“只是想换个环境,给人生多一些选择。就像现在大都市的一些年轻人会辞掉工作,去丽江开个小店,呆上几年,蛮轻松愉快的。”徐女士说她的很多同学都办了移民,有些还选择了跨国婚姻。“都21世纪了,世界更像个‘地球村’,有条件的年轻人出去看看有什么不好?更何况将来也许还回来,毕竟根在这里。”
" v: S& p' x3 o/ R: ^' A+ f0 D0 |
  贾西津认为,经济全球化大大提高了国家和地区间移民的自由度和吸引力。“对于知识精英来说,发达社会所能提供的公平机会或许更多;而对于财富精英来说,也许更能满足他们对稳定的期许。”
4 g3 `! \4 @! [! W' A
; }6 F  e# X4 I$ T5 q  有学者指出,精英移民海外后并不是单纯养老,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促进中国和发达国家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从长远来看,人才的国际化流动,在资本、技术输入以及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2009年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称,仅2007年中国的海外侨汇就高达320亿美元,平均每个中国人分到25美元。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数据表明,在2001到2005年间中国科学家同美国学者合作发表的论文中,七成都有海外华人学者的参与。
8 n" ^  t* Y; @; t1 h* {) X8 R+ k4 T" f, v9 ^
  “应该以开放、自信、包容的心态对待移民热。”葛剑雄认为,这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过。“亚洲四小龙在上世纪50、60年代曾有过大规模移民欧美的经历,但随着经济发展、各项社会制度的完善,80、90年代后大量人才回流,反令经济社会发展从中获益良多。只要我们改善吸引人才的条件,从管理、文化上畅通人才回归的渠道,他们早晚都会回来。”葛剑雄说。; J6 J% M8 m4 {- Z
6 w: E. q" }" f9 U
  “但人口相对集中的流动毕竟反映了社会环境的诸多‘不适’。目前部分精英举家移民的状况,值得我们思考:国内的发展环境有哪些不适宜?人们移民海外的目的不一定是谋求财富,而是追求一种人文价值取向,比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教育制度,更优的生态环境等等。中国在经济崛起后,还需要补上什么?由此可见一斑。”
+ n3 i6 M7 T" `7 c  V) Y6 w* i9 @' X0 [( ^$ a/ v
  “如何留住人才和财富?还是要下决心营造人尽其才、合法财富受到保护的环境。”葛剑雄说,“许多人移民海外,不是因为国内的物质条件差,而是觉得发展环境还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他指出,留住人要靠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比如加快发展教育,让中国的孩子有足够的大学读书;完善国内相关立法,保障个人财产安全;继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起惠及绝大多数民众的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等。
$ k# k% r5 l2 `, D+ Q% Z+ y/ K" I- C
  移民的人数每天都在刷新。但愿他们远去的背影,能引发全社会对吸引人才与善待财富的思考,并推动我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进一步构建“宜居大国”,加快经济社会各层面的改革,为个人的发展和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更大的空间。(人民网,记者 曲哲涵 许志峰 田俊荣)
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还有一帮可信赖的朋友!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5, 2025-2-19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