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15|回复: 0

中国央行超越美联储成为全球最大央行

[复制链接]

285

主题

300

帖子

0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7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2965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0-1
发表于 2012-4-2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谁是世界央行?十年前回答这个问题,美联储当之无愧;十年后,有人对这个判断提出了质疑。渣打银行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已经变身为中国央行,而不再是大家印象中的美联储或者欧洲央行。中国央行的行长,已经成为全球的央行行长。

"世界银行"由内外因素所致

确实,过去五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资产增长了119%,并且在去年末达到28万亿人民币,约合4.5万亿美元。知名度更高的美联储、欧洲央行在去年末资产规模分别只有3万亿美元和3.5万亿美元。与之相对应,中国的广义货币(M2)在过去五年中也增长了146%,在去年年末余额已经超过到85万亿元。根据渣打银行的测算,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新增M2的规模全球占比达52%。这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央行的总资产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世界第一,这也体现出中国金融体系的逐渐壮大。不过,这样大规模的总资产质量如何?广义货币(M2)的快速增长有什么利弊?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对此作出评论。

张茉楠:这个分内外两个因素来看,从外部因素来看,一个国家的货币尤其基础货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央行自主发行的基础货币,另一个是由外汇储备引起的基础货币的投放,从我们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由于外汇储备增加的技术货币的投放占到了整个基础货币投放的80%以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货币超发也许恰恰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被动超发。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东方人擅于存钱造成的,这种观点您支持吗?
张茉楠:确实是有内部的原因,因为我们国家这种高储蓄、高投资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增加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外汇储备就形成了大量外汇占款,由于外汇占款的激增改变了整个国家的货币供应的结构,特别是1994年以来我们国家通过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基本上都是通过国内货币这种信贷来投放的,外汇占款占了很小一部分大概是26.4%。但是随着中国的出口大规模的增长特别是外汇储备的持续的增长,央行所实施这种货币冲销政策也带来了中国外汇占款的大幅飙升,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这种货币超发确实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出口的高增长以及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带来的。


资产质量并不高 并非好事

不管怎么说4.5亿元美元的央行总资产达到世界第一大规模,相信国人是有所振奋的。如何判断我国央行的资产质量?张茉楠:看央行的资产质量不能仅仅看它的规模更要看它的结构,从央行的外汇储备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来看,储备货币占到了负债的四成以上,储备货币是需要外汇占款进行对冲的,而且央行近几年来通过发行央票特别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这些额外增长的超发的货币,实际上央行同时要为这些票据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要支付利息,大大的增加了央行持有外汇占款的财务成本,其实像央行是亏损的,而另一方面由于要支付较高的利率和整个央票的利率水平,我们国家的利率实际上是给汇率给绑架了,因为大部分的利率政策实际上跟美国是形成了这种利差,既有套汇也有套利的情况下,可能央行要支付更多的套汇的成本,从内外两部分来看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质量是比较低的。


中国央行得到的央行资产全球第一帽子的同时,这个帽子对我们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张茉楠: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近几年来中国央行资产规模的急剧扩张,我们在2004年超过了美国,在2005年超过了欧洲,2006年超过了日本央行,成为现在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央行,而且我们被动超发货币的形式可能也就是受制于被国外认为是货币超发的源头或者是全球流动性的源头,其实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急剧扩张,确实也体现了中国现在在整个全球金融地位特别是这种货币发行体制当中被动的尴尬的局面。所以说我认为中国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从经济转型、金融转型和整体的金融改革方面入手来提高我们资产质量来真正掌握货币发行的主导权。

货币流动存结构性矛盾

广义货币的M2增量和存量近十年来一直在大幅增长,近五年中增长了146%,这些钱印到的实体经济中是去哪个方向哪个渠道呢?

张茉楠:从M2跟GDP的比例来讲,大家一般认为这种所谓的经济货币化用M2比上GDP的这种总量,中国实际上是相当高的,基本上达到了200%左右,近期可能是降到180%左右,而美国同期是60%,日本是百分之百,韩国和印度这些新兴国家实际上都是在80%左右,这个也恰恰反映了中国的货币用百分之二百的货币来创造一倍的货币,说明中国现在的货币和市场化的效率是非常低的。所以说我们要看中国现在这种经济总量和M2的总量不仅要看量而且要看质。

有一种说法称在过去楼市黄金的十年,这些超发的货币被吸纳到了实物资产中去,由于楼市的调控把这些超发资金挤出了楼市,所以造成了前一两年CPI的高涨,您支持这种说法吗?

张茉楠:货币之所以没有留到实体经济当中去还是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取决于货币本身所创造的一个产业利润率和价值,另一方面就是产业资本现在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货币的升值以及一系列要素成本的上涨,整个产业的平均利润率是在不断的往下走的,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很多货币即使超发了也不愿意流到实体经济当中去,可能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


央行称向IMF增资中国不会缺席 具体金额未透露

新京报

20国集团(G20)上周五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加43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以防止和应对危机。中国央行上周末表态称,“中国不会缺席”,但具体金额并未透露。
大股东美国未表态


该笔资金将用于防止和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复苏。IMF总裁拉加德称,4300亿美元的增资额度使得该机构的可贷资金几乎扩大了一倍。
对于增资IMF,中国央行上周六表示:“对于国际社会在共识的基础上向基金组织增加资源,中国不会缺席。”但是具体金额并未透露,有报道猜测称,中国可能贡献6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IMF第一大股东,至记者昨晚截稿时仍未表达注资意愿。IMF改革放缓惹争议


对于中国的态度,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中、俄等金砖国家的做法既是对IMF等国际金融组织改革进展迟缓表示不满,也是要求扩大自身话语权的积极表现。IMF份额改革和增资的最终结果由各方力量的博弈决定,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2010年,各方就IMF份额改革达成“历史性协议”,若改革完成,中国的投票权将超越德、法、英,位列美、日后。不过,当前IMF的份额改革进程有所放缓,一些改革承诺有难以如期落实之虞。


央行表示,基金组织是以份额为基础的机构,基金组织增加资源应主要以份额为基础。希望基金组织敦促各国尽快完成份额改革方案的审批程序,确保在今年10月基金组织年会前按时完成。
相关

周小川:将加快结构改革


新京报讯 央行行长周小川21日在出席IMF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时指出,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结构改革,保持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周小川表示,金融危机表明基金组织需要切实调整监督重点,转变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中国期待基金组织尽快推出新的监督决定,实现对系统性风险和成员国宏观政策的全面监督,国际社会也应为解决低收入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和外部冲击提供更多援助。 延伸阅读:


中国增资IMF金额依然是谜

4月22日,世界银行和IMF春季会议结束后,这一数据仍然没有公布。此前有媒体猜测,这一数额或达600亿美元。 600亿并非空穴来风。4月21日,IMF曾发布消息称,中国、俄罗斯等国将承诺注资超过720亿美元,但5分钟后就收回此前声明。IMF总裁拉加德的解释是,"这些国家需要回国后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详细](中国新闻网)

美国加拿大拒绝加入增资计划  

G20表示,IMF新增资源不会预留给某个特定地区,不过IMF日前公开表示,欧元区是重灾区,也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威胁。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没有作出增资承诺。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已表示,欧洲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资源,IMF贷款只应作为补充资源。据《华尔街日报》报道,IMF观察人士称,美国国会肯定不会批准美国为IMF增资。加拿大也说,IMF这次增加的资金可能流到欧洲,因此不想参与。日本将成IMF最大出资国


完成这轮出资后,日本在IMF的资金额达1860亿美元,超越美国的1720亿美元,成为IMF最大出资国。但美国在IMF的投票权为16.75%,高于日本的6.23%。
想念祖国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6-27 1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