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Rank: 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 积分
- 189
- 获赠鲜花
- 0 朵
- 个人财富
- 956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10-7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作者:Charles F.Haanel, W( z/ j0 P7 t: o
{% R% D1 V1 d1 {+ ?: g5 z
成功者总是有其成功的原因,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因为生活并不会偏爱某一个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明确的原因,看到别人的成就的同时,也要想想他为之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当你如愿地赢得了胜利,你也要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成功。" {7 _$ f# t* R8 `7 L
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原因和结果天生就是直系血亲,它们从不分离。不了解因果关系的人常常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一盆鲜花摆在面前,他们会认为花就是花,花的漂亮与埋在土里的根没有任何关系,似乎花朵的盛开不需要根为其提供养料和水分。遇到问题,他们不去分析原因,却只一味怨天尤人。成功了只顾着庆幸却不总结经验,失败了就埋怨别人抢走了他的好运气。如果缺少朋友,他会说没有人懂得欣赏他的心灵。这样的人从来都不去全面或客观地考虑问题。总之,他不懂得一切结果都是由某个特定的原因造成的,却以为一切都是运气和偶然。他总是盲目地追求,收获却很少。, H2 n* z3 S( r7 w: b6 D5 c
请把“凡有果,必有因”的道理铭记于心,学会不偏不倚地思考问题,这样,在任何困难面前你都可以通过控制事件的原因来控制局面。这样的话,如果你做生意失败了,你就不会埋怨运气不好,而是去找自己经营上的不足,然后生意很快就会扭亏为赢。即使你只是一个囊中羞涩的小商贩,也会同大公司老板一样令人羡慕。
! K6 M9 }0 @7 N3 g- t b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掌控因果法则,你就会轻松自如地跟随真理的脚步。把每一个问题都分析透彻,并能充分恰当地做好自己应该做到的事。你将因此得到这个世界最丰厚的回报,无论是财富、成就、荣耀,还是友情、爱情、亲情,都将投入你的怀抱。
6 j0 g2 |4 r! J& J8 t
7 O5 r2 S0 I! V, n; ^/ a c1、宇宙的自然法则之一就是富裕充足。大自然是如此的慷慨,它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敞开它宽广的胸怀。繁茂的树木与花草,数不清的动物、植物,高山河湖,创造与再生在永恒地进行,摆在人类面前的,是如此丰富缤纷的世界,只待你去掌握、开发。7 w9 ?+ I& p' g; V$ D9 Y& Q
8 Q3 {$ n4 W! h1 |* U
2、在一切造物上,大自然都毫不吝惜,它无时无处不显得慷慨、大方、应有尽有。但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掌握这一切的入口,走不进这个堂皇的大门。他们还不知道,掌控自然的钥匙,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 {2 H! F; p E" i. h( f9 o
3 F( o1 T7 [. k3、并非所有能量都是物质能量,精神能量同样属于所有的能量之中。这也就是说,它们存在于我们的心灵当中,存在于我们的精神当中。
2 l8 K' C" f3 G5 t6 E4 L) D+ C% x
6 A+ V9 q5 z5 ?0 {5 ]4 c4、亨利•德拉蒙德曾这样说:“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物质世界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矿物世界是无机物的世界,它和动植物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生命是如此特别,也没有任何种类的变革可以为矿物世界的一个小小原子打上生命的烙印。”+ {: W1 ^9 F* D
# l7 u# O6 }2 d; W8 D2 B
5、丁铎尔说:“我承认,没有一丝一毫的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生命是与更早的生命毫不相关的。”赫胥黎也赞成这一观点,他说过,生命来自生命的延续,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由此可见,生命使这个世界生动起来,没有生命的地球只是一片死寂,所有的一切只有和生命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 [& x. ~6 q" S& G( W8 y' ]" T( F7 j2 T' e+ d8 N; E! J
6、任何有生命的物质都在不停地为自己谋取充足的养料和适宜的环境,以便尽可能完美地表达自己。大自然,则在这—过程中彰显自己的伟大。凡是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生长:生命是如此的完美,以至于它们总是能够创造出和谐完美的景致。
O# _0 B! p/ \6 ?' E8 n* a6 [8 D* Z3 ]5 q. k; h3 O
7、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植物深入到矿物世界当中,用生命的根须触摸这个世界,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伸开它的触须,以它的方式触摸着这个自然世界,赋予我们新鲜、好奇,甚至是奇妙的力量。在精神世界的作用之下,自然世界开始有了人类的印迹,直至按照人的意愿去完成它的建设。) T0 I k) t- \, _, n1 l. b
9 u5 f# m0 n$ M' P
8、思想就像一条沟通的纽带,它让无限与有限之间保持起联系,让个体与宇宙之间保持紧密联系,我们的潜能也因此变得无限。
! J0 V7 K S9 `$ v3 q
$ P( `; Z* R1 k# Y$ u- p: h3 L9、一切境遇都是我们思想创造的结果,在心灵的温床上思想在茁壮地成长,并且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作用于外界。尽管开始时它并不显得强大,但一旦生根发芽,生长规律便开始生效,它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创造我们所见的一切财富。
$ C/ c) {) E) B4 A/ m4 a4 g1 ]6 d: ]! i* G6 I- h
10、“你决定要做什么事,就必然会做到什么事。”思想虽无声息,但它的成就却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可见的客观世界的事物都出自于不可见的能量的创造。思想是最活跃的能量,它能够与客体相联系,设计它想创造的世界的蓝图,一切被创造的事物都是通过这种规律而彰显的。
/ d$ a* b) C. y/ R3 I$ S
( P1 ?7 [3 K# V1 t. J0 O0 n+ w11、宇宙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每一个个体当中又都蕴含了宇宙精神的精华——宇宙的灵魂。个体化的宇宙精神,以富有个性的方式创造着我们的生存环境。
. H7 w# u" d3 ?9 C. w, y! h3 T
' I& c9 O( f/ s+ ` D g+ o0 K12、我们通过潜意识与宇宙精神相联系,只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将变得更富创造力。越是成功的人,他们对潜意识的开发就越深入。创造性力量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潜意识,取决于我们对潜在精神力量的认知。创造力能够使客观世界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4 Q2 I b# Q6 i+ g3 B
H; _ S' x) b13、宇宙精神具有无穷的力量,它是最值得信赖的真理,是实现一切目标的必由之路。而我们并不需要做的更多,只需要遵从这个规律,一切就会发生,一切目标就会实现,宇宙精神是最强大的力量,是孕育万物之神,一切力量都来自于精神。- r2 ?" R* D# {+ X! _ r6 l2 M
- C, L! t7 q9 Y4 |# q2 u, w14、作为个体的我们,惟一的使命就是认识这种业已蕴涵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的宇宙能量,把它转化为美好的理想以及行动。
4 {7 t# T! y& z7 k+ \7 B/ u3 E3 V0 g4 N' b" u7 q
15、潜能就好比是电流。如果你可以掌控并合理运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它就会通过各种方式为我们服务,照亮我们整个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如果你不了解它,驾驭不了它,就像是在无意之中违反了电流的规律,在没有绝缘的情况下触碰了火线,很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对于潜能的掌握同样如此,必须以恰当的方式认识它并运用它,许多人的苦难就在于未曾做到这一点。
( L6 ~# e( X( N+ q
1 B/ u7 p1 C9 v" g: O: H8 G& o16、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与宇宙精神的法则保持一致,以免误入歧途。为此,你必须了解这个法则是什么,否则就不能与这个法则保持一致。1 K) m$ ?- X( o5 q5 O% M2 x ]
) y! P. l% k' S- t7 P- p4 i* g. R
17、如果我们能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思想与自然的创造性准则保持一致,那么就会与宇宙精神同呼吸、共命运,如此,我们就走上了成功的快车道,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是,如果你的思想与自然的法则并不和谐,甚至发生冲突,那么我们就会产生内耗,以致掉队,所以一定要及时清除这些不和谐因素,以保证我们的行进速度。% f3 G& v1 h2 m8 o+ c
( ~( {) v0 M% A& w3 N! W3 [18、和谐的思想能提高效率,实现共同的进步,而矛盾的思想则产生内耗,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这就好比和谐的乐章能让人心情愉悦,而不和谐的音符则让人感到异常刺耳。建设性的思想必定是富有创造性的,消极灰暗的思想同时也是具有破坏性的,因此我们要用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去代替那些破坏性的、矛盾的思想。
$ ]% ?- J5 ~) l7 C) i/ l( L" z3 E% H$ \3 e/ F
19、智慧、勇气和一切和谐的境况都是积极思想的产物,一切力量都在我们的内部,由心而生。同样,一切软弱、匮乏、局限和种种不利的境遇都是消极思想的产物,一旦我们放弃了积极的思想,消极的思想自然就会占据它本来不该占有的位置。要想获得积极的思想,并无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反复地强化训练。5 ?; b2 ~! {. C) X. _3 M; ?$ h
8 ]2 Z- T+ A: }* B) ?& c& ~
20、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行动起来,首先,确定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坚定你实现这个目标的意志力,然后采取行动,把它付诸于实践。一旦你果断地采取了行动,你就会发现你所追求的东西会自动找上门来。9 |& ~& W* t: v) p5 t0 D
9 V2 E+ N" N3 b; @& h7 ^6 G
6 }$ E8 y( G% W0 w$ h o精神训练+ a: L2 R1 I2 z* Z- p* f
7 t. U( f9 H. o% |0 a" O0 s# @ 找一面空白的墙壁,坐在它前面。然后,在意念中画一条大约10厘米的横线,试着看清这条线,如同它就画在墙壁上一样。接着,再用意念画出两条垂直的线,与前面的那条水平线的两端相连。接着再画一条水平线,把这两条垂直的线连接起来——画成一个正方形。" a5 X2 K+ y$ w7 n7 F
试着看清楚这个正方形。看清以后,在正方形中再画一个圆;在圆心画一个点,然后把圆心的点向你自己的方向拉近10厘米。现在,你在一个正方形的底面上画出了一个圆锥;现在,给这个锥着色,先把它涂成黑色,再把它变成红色、白色、黄色。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已经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 X+ ?. _* ^) M: Z, {7 q; n" c: {# a 其实我们本课所做的训练其目的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注意力。这样坚持训练下去,过不了多久,你就能够做到在任何一件你希望做到的事情上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了。如果你能够始终做到如此专注,那么你的目标将会越来越清晰、可操作,那么你距离实现它的日子就不远了。
! F# {( D1 I* [, u$ k1 r6 K4 f# [
9 j& K/ o8 r. I# F9 \
" M- Z- C3 S5 U' x% `重点回顾
& Q' E6 A2 M; S7 S# e+ l3 @- ~3 u' p0 q# a4 s" F
1、什么是因果法则?6 U& ?. u" Q/ ?+ b m* w
3 y0 X, n, ^) W# B: P0 j 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0 @- V4 Z2 u# i* W2 S
7 B$ b. P7 ~! P$ d
2、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6 H" p, |( G0 s6 H
$ T p3 Q5 t: U% D4 ]; U3 w* y) b$ a
成功与失败都自有其原因。7 c8 V1 R% A! Y) I+ i1 ]% k
" _# N/ W" @. W 3、知道“因与果”的道理有哪些好处?
- N6 x2 E7 P5 Q A& H
) u1 G2 x7 B: }& T; g* C# ? 它使我们改变原因,控制结果。
5 p& x" r. {" |6 r" t% L G' w4 {) @
4、什么是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
, d0 | d% s* ]; \1 p6 t9 r6 U2 A: i0 j' p+ B) o! U
人的生命。9 `% U* `7 A7 L8 ]* C
# } ~4 `9 A7 `' c1 m C 5、宇宙中最活跃的能量是什么?
: [ Q3 D# \0 z8 s# w; |: t, l0 n3 D
人的思想。
- _6 O, |; w" d" G( W( D4 }, L5 ~. t6 i. s" C7 F8 _6 T0 c
6、为什么是这样呢?! s2 { l* i% j7 o8 Y; I; J. V
2 Z' L) e$ V% t2 q0 G
因为宇宙的能量通过人、人的生命来彰显自己,这就是思想。, D$ T) y; N# h# O. a
5 s e) S/ O4 Q$ ` 7、怎样才能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 R6 Y' y1 ~) r' l5 {2 j! c) ?. {9 X" L) x; _: p' n O
总结、思考,不要倦怠。然后就会有所斩获。# q4 k) I* L% p' F7 N2 m. S
6 A, E2 l G8 t2 z) P& q
8、为什么许多人在生活中忙忙碌碌却无所得?
# I, @9 Y, i& A; a- J+ O: z! |. }: O3 g$ h( Y
他们不懂得因果法则,他们不懂得只有种下因,才能收到果,他们看似忙碌,其实只是在盲目行动。
/ S3 L4 \+ H4 ~' `9 a
W0 \( p( ?" K, e, ^# \/ h) ]! ? 9、哪些积极的思想是成功的原因?
5 q- ]$ t* z5 F4 N3 I2 @) R$ ~+ T
( l/ z( W( A: u9 f- z9 D. I! Z 积极、自信、乐观、通达、友善等等一切向上的思想。
1 A& I8 O9 }+ Q9 h) h# o
9 P& M: }, U( A 10、积极的思想会有怎样的结果?
! u& A; }/ m2 u/ b9 U9 ~& u4 ]) |# E5 N: s7 P# H2 J' W
积极的思想将与其目标物建立关联,并让目标物得以彰显,因为思想是人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是整个宇宙的创造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