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现在,有一个物种的命运就寄托在生活在中国苏州动物园的两只个体身上了。今年6月份,研究人员再次采集了斑鳖(Rafetus swinhoei)的蛋,希望至少能孵化出其中的一枚,来延续这一已经极度濒危的物种。& F, x' m5 F i- y: u6 ^$ D
6 t* d6 \5 s* ^斑鳖是一种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和红河流域的淡水鳖类,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鳖类之一,体重可以达到100公斤以上。它们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和太湖地 区,云南地区以及越南北部一部分地区。截止1990年代末,由于人类活动大量增加以及传统中药对龟鳖壳的巨大需求,斑鳖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目前这一物种 仅存4只已知个体,两只生活在越南,还有两只就在苏州动物园。 ( }' l4 f/ g) S
$ ^2 N+ j0 ^ w; U
P! C* k% H/ x0 ^这是2011年,越南河内,世界上最后仅存的4只斑鳖个体中的一只,正在接受体检。 ( i% y) c2 k \
7 I A" v, j- I& W# {
这已经是苏州动物园连续第六年尝试让这里的这对斑鳖繁殖后代,然而迄今还没有任何一枚蛋成功孵化。研究人员目前还无法找到这种不育现象的原因,但他们 怀疑可能与雄性斑鳖的精子质量低下有关,这只雄性斑鳖的年龄可能已经有100岁了。其它的因素可能还包括交配时的姿势不恰当,以及雌性斑鳖的压力过大等。
' Z5 N& z- y. z5 t4 |: y- I. i: S# K5 G+ R: U4 M$ l: ?" ^
由于这是目前仅存的人工环境下的一对斑鳖,而过多的人为干涉将导致它们紧张过度而死亡,因此目前尚无法对其进行人工取精和化验。不过科学家们仍然抱有 希望,他们期待今年他们将会交上好运。吉拉德·库奇灵(Gerald Kuchling)是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民间机构“龟鳖保护”的创办人,同时也是一位龟鳖类动物繁育专家。他表示:“成功地让这种标志性物种在野外重新恢 复种群,让这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鳖恢复生机,这将是希望的标志。”
5 d. S/ g7 l1 h) b% e4 n" V l w: k: a/ f, T/ }& R& B' [
奇迹般的发现, b$ i8 T3 o- D2 c
% x) U0 h1 D* T! ?和许多极度濒危的物种一样,当科学家们终于意识到该物种种群数量下降的严重性时,往往这个物种实际上已经接近灭绝了。2006年,美国非盈利机构“龟 鳖生存联盟”邀请澳大利亚的库奇灵前往中国,帮助鉴定当时分别生活在上海动物园,苏州动物园以及苏州西园寺的最后三只斑鳖的性别。
" v* l2 B1 }9 B b% [ Y
& H$ W0 }- a: u5 m O# y当库奇灵接受邀请并于2007年抵达中国时,上海动物园和苏州西园寺的斑鳖个体已经死亡。而生活在苏州动物园的一只雄性斑鳖便成了当时全中国唯一已知 的一只斑鳖个体。科学家们忧心忡忡,抱着最后的希望,他们向全中国的动物园发出了一份有关斑鳖的详尽鉴定标准,以查找是否有哪家动物园里还有被错误鉴定为 其它龟鳖种类的斑鳖个体。
4 A. _1 [$ i7 k$ f0 j9 u1 q& U8 p0 M* ]% k5 x( t; t
很快他们就收到了回音:湖南长沙动物园表示他们有一只鳖,样子看起来很像。库奇灵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负责人等一行人立即启程前往长沙,并很快确 认长沙动物园的这只动物的确就是斑鳖,而且还是一只雌性!苏州动物园繁育项目现场助理艾米利·金(Emily King)说:“我们竟然能找到它,这真是一个奇迹。”
- J9 E$ O5 K+ F" c" D& B4 E6 n2 O6 u5 c5 C. h
繁殖的障碍
! A1 r1 p' Y5 j1 n; Z
- H5 [8 J w! j7 B3 Y尽管要将这只生活在长沙的雌性斑鳖运往苏州将非常危险,因为这只雌性斑鳖也已经超过80岁高龄,在运输途中它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这将非常危险。但是科学家们别无选择。
8 Q: }, [3 n1 m! C, \
9 ]" w& J* o7 f2 G$ ^0 ?在野外进行的大规模调查已经显示,除了在越南已知的两只个体之外,斑鳖个体在野生环境下已经消失。在越南的两只斑鳖没有被抓捕,因为抓捕和运输的过程 对斑鳖而言将会是致命的。因此现在就面临这样一种局面,那就是,在苏州动物园的这一对斑鳖,它们要么成功繁育后代,从而延续种群,要么就等待这一物种最后 走向灭绝。 v6 i/ K" S$ \" w; Z" j
6 m5 {3 {% g! n. N& y0 Y! t在2008年5月,在经过繁琐的各种审批手续之后,这只雌性斑鳖终于抵达了苏州。仅仅一周之后,这两只斑鳖就首次交配了。尽管看起来这只雌性斑鳖此前 可能还从未与任何雄性斑鳖交配过。一个月之后,这只雌性斑鳖产下了它的第一窝45个蛋,工作人员对其中的32枚蛋进行了人工孵化。& j# P4 \" U3 k8 Q4 N4 ]; A
2 g9 ^( |, X5 E为了确定这些蛋是否已经受精,科学家们对其进行透光检查,看看其中是否有胚胎发育的迹象。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第一批蛋的孵化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当月 晚些时候,他们获得了第二批的蛋,结果同样是失望。随后这对斑鳖夫妇每年都会交配,但是科学家们每次得到的结果都是同样的失望。
% \3 k* `; T; w7 i! J" g* K/ u
+ R4 N% w" @0 z8 ~" l7 K- L一位苏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表示,在繁育项目开启之初,动物园曾经考虑过人工辅助繁殖的选项。但是他说:“最好和最安全的方式仍然是自然繁殖。这是我们 仅有的一对斑鳖,如果我们出了什么差错,尤其是那只雌性斑鳖,我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目前繁育项目小组不知道这对斑鳖夫妇还能存活多久,也不知道它们此 后是否还会一直交配,不过科学家们相信斑鳖的寿命比较长,它们应该可以存活到100岁以后。
! O8 M6 \+ V% q6 ]6 f
6 a* H5 a* t1 g O; p 乐观主义
+ J: u6 z) Y1 ]( k$ M! W6 Y
& h+ O) O) n, s尽管遭遇到这么多挫折,科学家们仍然对拯救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未来前景表示出了乐观。
! f7 g6 G7 }% A( B$ w* F) O
" c! X0 W* p0 S+ W' Z苏州动物园的艾米利·金表示:“我们在苏州有这两只个体,在近期,也可能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我们会有小斑鳖宝宝出生的。”她说:“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但是这一繁育项目还是会一直持续开展下去,因为大家每个人都希望能让这一物种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