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职业搏击拳手而言,“停赛不停训”是很难做到的事情。高水平战斗力匹配的是持续的、高水平的职业保障团队,但团队中的每个人又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独立个体。当疫情发生,比赛这个牵引力不在时,这个强有力的团队会以最迅速的方式分解。此时,拳手们可环顾的四周,远不止一方拳台而已。这是腾讯体育《体育暂停》深度策划第四篇,疫情之下的搏击运动员。9 E1 o3 p, I( z, o, C
疫情之下为了梦想而坚持 张伟丽为疫情之下的格斗者发声自动播放
/ M( r, q# p! `! |/ V
6 F) g* R7 ^1 c! x/ S5 d
) z5 J, d5 S! e7 X2 F
7 B/ h& h K! v4 w05:14$ m$ i0 b9 d, ~ O$ e% @1 s9 \9 o
4 s/ |3 p2 x8 F6 \
2 l N4 i7 Y) |, e2 y- \ A, _ H
5 I3 g/ w6 c3 T9 ?- `3 M% ~6 U# f+ u6 i3 P# D0 j7 Y# M
撰文/徐思佳
编辑/张蕾
张伟丽是对痛感很迟钝的人。场上,和乔安娜打得血脉偾张,眼眶青肿、面颊充血的时候,她没哭;被一记高抬腿扫到脸上时候,她说不疼,“那只是用脚尖踹到了,没什么感觉”。可在异乡“流浪”两个半月,提起回家的话茬时,这个姑娘绷不住了。
“我实在受不了,我现在特别理解在国内隔离的那些人(的心情)。我出来这么长时间了,我感觉特别地想家,想要回去,又很担心飞机上(感染),异乡人在这儿太压抑了。”张伟丽哭了。
设计/王烨 她只是众多远赴海外训练的中国职业搏击拳手的一员,游离在体制之外,他们的衣食住行和训练都要靠自己解决。疫情当前,比赛停了,收入断了,回国的机票价格每天都在疯涨,他们中的一些人困在车库、菜地里训练,还有人因为戴口罩而遭受冷眼和歧视,困难各种各样,但梦想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体 育 暂 停
01. “你们现在怎么训练啊?”
张伟丽早就想家了。从2月1日转训泰国到今天,她已经辗转了三个国家、在外“流浪”两个半月了。当她完成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卫冕,“终于可以好好休息”的时候,摆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回国还是留下。
疫情瞬息万变,张伟丽原定回国的当天,国内防控政策升级,“现在是美国时间早上7点40分,这个时间按说我应该已经在飞机上准备回到中国。但受疫情影响,突然接到通知要集中隔离14天。集中隔离的话,就没办法保证我的训练、饮食和尿检等问题。所以,我不敢冒这个险回来。”张伟丽说。
不到24小时前她才刚退了酒店、还了租借的汽车,又不得不再重找住处、协调训练师甚至是出行工具。
张伟丽和团队租住在一个2层小别墅里 受困美国的一个月,疫情不断升级,张伟丽和她的团队每天都不敢出门,“今天又多了4000例,这是要爆发了。”她只能在直播时跟网友诉诉苦。
卫冕成功后频繁地曝光、直播招来了一些人的质疑,“张伟丽是不是飘了,一个月不训练了!”张伟丽比谁都急,“我也想好好训练,我快憋不住了,我现在特别想我的教练,现在我的柔术教练去了新加坡,只能临时找加拿大的教练到家里简单做一些训练。”这段时间,更多的时候,张伟丽会翻出自己以前的比赛、训练视频研究,“一看我以前的训练视频我就感觉特别着急,我也想练!”
张伟丽直播的时候,经常有别的选手来捧场观看,他们一进直播间,张伟丽就马上跟着问,“你们现在怎么训练啊?”“还能练吗?”
特殊的情况下,连训练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张伟丽在住处的院子里练习空击 张伟丽卫冕后的感言火遍了全网,“我们是冠军,不是暴君”“对抗疫情是全人类的事儿”这几段金句长时间地挂在热搜榜前列。
这些话,没有经过彩排,都是张伟丽在疫情期间最真切的感悟,“记得我在阿布扎比转训的时候,到处找口罩想往中国邮,我们逛了几十家药店,只买到了两盒口罩,还是印度产的。”
“你觉得世界很大吗?世界其实非常小,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地球村里,一边有事,另一边很快就也会有事情,千万不要去笑话任何人,可能下一个出现问题的就是你。”张伟丽说。
一些中国拳迷和热心人士在得知张伟丽滞留美国后,给她寄来了很多物资,嘱咐她“如果你们用不完就送给需要帮助的人”,这让张伟丽非常感动,“流浪”两个多月,在这个两难的问题前,张伟丽知道,无论去或留,祖国都在身后。
“经过这一次,我的内心更强大了。”她说。
张伟丽滞留美国囤积的物资 02.路上折腾半个月才回到美国,飞机上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
1983年出生的张志磊已经37岁了,他曾是邹市明在国家拳击队的队友,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91公斤以上级拳击项目的亚军。同时期的队友们大多已经退役,当教练、开拳馆,他却还在只身追梦的路上。
在2013年全运会后,张志磊低调地旅美训练,转战职业赛场以来,他的职业战绩达到了21战全胜16场KO,但由于大部分比赛都在美国,不仅鲜有媒体报道,就连比赛录像都难以寻得。
张志磊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银牌 在职业拳击竞争最激烈、商业化最高的超重量级,张志磊走的并不顺,亲人离世、签证被卡,他曾经几次错失了迈向世界拳王金腰带的良机。这一次,遇到的又是疫情。
春节前,张志磊回到河南周口的老家,难得地和家人团聚,适逢疫情期,老家的防疫措施严格,他都只是在家和儿子做些简单地训练。
进入3月,美国疫情逐渐升温,可为了能够更早地到美国的拳馆和教练合流,张志磊硬着头皮还是决定飞去练练。起初家里人不同意,担心一路上感染的风险太大,但又拗不过张志磊的坚持,“我每天都给他们做工作,既然我们都知道该怎么防范疫情,我们都严格地遵守就没有想象的恐怖了!”
从周口到郑州,再到昆明中转,途径泰国待了14天的观察期,再坐飞机前往美国,三次转机、历时半个多月的奔波,张志磊终于在3月26日抵达了自己在美国的住处。
他从中国背来了400多个口罩还有护目镜几大盒一次性手套自用,飞往美国的15个小时,飞机上只有不到一成的乘客,也很少有人戴口罩。“飞机上整整十几个小时,我一口水没喝一口食物都没吃,全程戴着口罩、护目镜、手套,隔几个小时还会换口罩。”张志磊说,“到家后我就把所有的衣服都消毒清洗了,连头发都剃了。”
张志磊前往美国的路上全副武装、一口水都没喝 美国的疫情比张志磊预想的严重得多,蔓延的速度也在加快,他所在的区已经有7000个确诊病例,拳馆也彻底关闭了。
可身边的美国人对疫情似乎还不那么“在意”,“我入关的时候也没有量体温的设备,也没有填表,只是问了我过去14天内有没有去过中国。这边路上也有人出来散步,还是不戴口罩的居多,不知道他们是没有还是不戴。”
拳馆去不了,张志磊就只能在十几平米的车库里训练,“车库的顶不够高,练跳绳的话打到房顶,就只能练练原地高抬腿,就当是跑步了。每天至少跑一小时,练练力量、肌肉群平时看看对手的录像,找找自己的缺点。”张志磊说。
身材高大的张志磊困在车库里训练 和张志磊住在一起训练的还有另一位中国拳手孟繁龙(16-0,10KOs),如果没有疫情,他原本要在3月29日挑战WBC和IBF双料轻重量级世界冠军贝特比耶夫(15-0,15KOs)。
孟繁龙已经在IBF世界头号挑战者的位子上等了贝特比耶夫9个月。经历了被延期、更换主办权失去主场等一波三折的插曲过后,孟繁龙翘首期盼的比赛,最终被取消了。
“他春节就在美国过的,为了这次比赛备战了三个多月了,临比赛前两周突然说取消了,后来多方努力说找一个拳馆没有观众、只有电视直播,到最后这个方案没有获批,只能推迟,但谁知道会推迟到什么时候呢?”张志磊说。
孟繁龙远程接入出席世界拳王金腰带之战的发布会 在大洋彼岸,两个一路走来的队友彼此支撑。
03.吃老本的一年“还好家里有十亩地”
张成龙早就习惯了异乡的生活,从16岁时,他就跟着哥哥张春雨的脚步独自一人前往泰国学拳。当大多数的同龄人都还在父母的呵护时,张成龙已经开始接受残酷的训练。
张成龙回忆:“在国外训练,陌生的环境,不同的语言,刚来这边的时候交流就是用手去比划,整个人都快抑郁了。每天除了练拳就是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非常难熬。没办法,泰拳就是在泰国才能练得最正宗,我只能更卖力地埋头苦干。”
去年12月6日,张成龙在ONE冠军赛:勇士烙印吉隆坡站的比赛中,不敌俄罗斯“短剑”阿拉韦尔迪-拉马扎诺夫无缘ONE冠军赛的首位中国男子世界冠军。这场失利给了他不小的打击。
2月底,他前往泰国Glory羽量级冠军帕佩侬开设的拳馆训练。“那个时候国外对疫情还不够重视,回想起来飞机上还有人咳嗽,还挺后怕的。”
张成龙为了梦想16岁就前往泰国学拳 3月6日,泰国曼谷一家拳击馆举行拳击比赛,随后爆发聚集性感染,据泰国卫生部预计,约有5000人前往参加和观看,至少有500名现场人员有感染风险。
一时间,“打拳的”成了泰国人最恐惧的群体,多个拳馆被举报、遭停业,好在,张成龙所在的拳馆没有人参加那场比赛,“不敢想要是真有,该怎么办。”
鉴于泰国的疫情形势,张成龙在网上刷起了回国的机票信息。
“价格从两千涨到四五千,然后七八千,然后1万多再到两三万,现在已经买不到票,就算想回也回不去了。”
作为体制外的职业运动员,所有衣食住行和备战、训练都要自负盈亏,比赛没了,张成龙主要的收入来源也跟着断了,“我之前跟朋友投资了一家健身房,现在做不下去了,房租、水电,几个月就一直赔,赔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兑出去换点钱。”
“今年可能就差不多得吃老本了,好在我家里还有个十亩地,还不用担心吃不上饭。”张成龙笑着说。
泰国疫情升级,张成龙被困在村里,空闲时候只能放牛 04.曾因戴口罩被人嘲笑面对歧视:“祖国是我的底线”
刚去泰国的时候,张成龙觉得自己像个“异类”,那时候,泰国人只有10%的人戴口罩,90%的人都不戴,“感觉他们都挺怕我的。从曼谷坐车到我这个村,我戴着口罩,他们都用怪怪的眼神看着我,下车,我有点不好意思,就把口罩也摘了。”
现在回过头想想,张成龙多少还有些后怕。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很多旅外拳手的身上,目前正在新加坡进化拳馆训练的中国首个ONE冠军赛世界冠军熊竞楠也不例外。前几天,她在社交平台上用中英两种语言感慨道,“想念我的拳馆,我的教练和一起战斗过的队友们。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加油!”没想到,这份真诚的祝福和善意却引来海外某些极端拳迷无礼的挑衅。
一位海外的粉丝在评论中出言不逊地写道: “抵抗来自中国的病毒,还一个美好世界。”很少回复评论的熊竞楠气不过,直接回复道:
“我同意你说的抵抗病毒,但请用WHO的专业用语Covid-19,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当受到这样的逆境时,相互指责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更应该体现的是关爱与支持。”
熊竞楠回怼国外不怀好意的网友 “在异乡,祖国就是我的底线。”熊竞楠说。
05.回馈社会:“我体格好,让我来”
滞留海外的拳手继续为梦想坚持着,而那些早一步回国的拳手在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综合格斗拳手、退役武警特战队员樊荣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他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武警特战队员,在四川女子特警部队任职格斗教员。退伍不褪色,2015年他投入综合格斗领域,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他表示:“即使现在已经退伍了,但是部队的荣誉却会伴随我一生,我可以输掉比赛,但决不会输掉气势,输掉胆量!”
樊荣曾是一名武警特战队员 今年年初,从泰国集训回来,樊荣就在老家休息,帮助父母打理家里的30多亩地。农村没有训练条件,他就用家里装满粮食麻袋练力量和重拳,每天约着队友线上锻炼,其他时间樊荣还会戴上志愿者袖标,做一些社区防疫工作。
“我主要的工作就是社区来人时登记,要求进出人员进行扫码和测温,如果遇到红码的人员,我会上报给社区,安排他们去做检测,检测出现问题会送往指定地点进行隔离。”樊荣说。
樊荣在社区口执勤 基层防疫志愿者的工作看似简单,一整套的协调流程也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社区居民生活物资采购等方面的需求,很多时候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
“我体格好,让我来。”樊荣说,“这不正是需要你的时候吗?”
06. 拳套还在,梦想就在
疫情来了,拳台上好勇斗狠的选手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保障安全、修炼内功、期待复工。
4月20日下午2点,在卫冕战结束的43天之后,张伟丽终将回国,并且将在天津继续14天的隔离观察。临行的前一天,张伟丽说,她居然失眠了。
张伟丽在美国机场 国内疫情基本被控制住后,樊荣也重返了龙云格斗,恢复了正常训练,训练之前他会带领其他队员对拳馆进行消杀,常规的训练内容在户外进行,间隔距离保持在2米以上。
疫情之下,搏击市场的行情不好。樊荣的俱乐部也关了,不过他说,这样也好,“开拳馆会分散精力,现在就是安心训练比赛了。趁年轻还能再拼一拼,女子能拿金腰带,这么多男子选手,为什么不能拿?”
熊竞楠的下一场比赛也已经有了眉目,但是根据新加坡当地的防疫政策,拳手只能单独训练,“没有办法打实战对抗,总有种有劲儿使不出的感觉。”熊竞楠说。
拳馆停了,教练也都没有,过去的一个月张成龙都是自己定计划,在酒店里跑跑步,简单动一下,或者一个人去拳馆打打沙包,无聊的时候就戴着口罩在村头的地里放牛“解闷”。张成龙说,他还想再坚持一下,“来一趟泰国,啥也没练,就又回去了,我太不甘心了。”
张志磊和孟繁龙几个礼拜才会去一趟超市,囤的物资、蔬菜都放在车库里统一消毒,比赛不知道何时开始,但生活和梦想都还要继续。
张志磊、孟繁龙在美国 孟繁龙每天都会算着时差准时和妻子、女儿视频,手机里传来他三岁的女儿稚嫩却又温暖的声音,“爸爸,练完啦?”“为了我的女儿和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必须努力,做到最好,挑战这个世界头衔。虽然为了梦想做出了很多牺牲,但是对拳击的热爱没有变,它将一直支撑着我前行。”孟繁龙说。
我问张志磊,疫情过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迫不及待地想扎进拳馆里,想要训练、比赛。要不是为了这,我也不会冒险来美国!”他丝毫没有犹豫,“这么拼,不就是为了个冠军梦吗?”
往期回顾:
国羽“流浪”归来:队员14天没摸球 凳子矿泉水箱成训练道具
旅英斯诺克选手回国记:因戴口罩被骂“病毒” 六天跑了五次机场
疫情下的马拉松:供应商只收到26元回款 非洲选手提出预支“奖金”
7 L, ]5 Q1 i. s% y% p, z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C/ E0 v8 I n ?+ `* b; ~& S- F
9 Z) ?4 D+ G& j$ d
, j1 i: i0 l" K' E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