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在变,加拿大女人也在变。近日据加拿大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全职工作妈妈30年来增加一倍。统计局的报吿说,在去年受薪的妇女中,每10名兼职雇员中,接近7人是女性。如此看来,在加拿大做女人不容易,旣要养家又要育子,更有一些移民过来的太太们,在经济不好时走出家门,与男性一起在职场打拼,在市场建业,在辛苦和收获中平衡着自己的收获,却与流逝的岁月中,发出一声声叹息: 加拿大做女人,甘甜辛苦有谁知。
) b5 \& L+ \* @3 U- }5 U) Z1 t8 s7 N2 n2 a
据近日出台的这份加拿大统计局报吿称,在2008-09年间,男性的就业率下降2.9%至65.2%。但女性的就业率在2008年升至历来59.3%高位,2009年,在专业及金融人员中,女性占了51.2%,在医护界,女性的比率是55.2%。在社会科学界、宗敎界,女性的比率是72.5%。也许这些枯燥的数字并不能代表华裔移民女性的就业状况,但也可从中看到,加拿大庞大的就业大军中,女人还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z1 t7 c' s1 o. X7 v% Y
8 f- g% L% v. {, C
7 O6 a6 y( y% m, ^9 m$ y: O/ b养家餬口 ' ?' Y2 N x5 V8 X2 `3 b
移民让女人撑起“大半边”天 & ?3 c$ _6 \3 Q# K" u7 C8 v' z+ W. Y
7 E# d1 u* {0 h, u& {* Y
在这里,我们见多了曾经是中国各行各业的精英女士,在这里却被一扇扇专业大门关在外面,很多人就是在家庭的拖累中失去了为之骄傲的专业技能。在一声声女人的叹息中,的确也有这样的女人,在丈夫读书,没有工作,孩子上学,需要支持的现实面前,心一横、牙一咬,背起了饭盒,走向工厂,拎起背包,找到市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体力劳动和市场竞争中,这些女人撑起了家的 “大半边”天。 ' b" |) P9 Y4 b5 y
9 @6 Y3 V) |' b; m& H这些年,认识很多这样的女人,最令人敬佩的是这样一位普通女性。她的故事极为平凡,却令人难忘。就在移民申请被批准时,她的丈夫发生车祸,虽然还是顺利登陆加拿大,但车祸的后遗症让昔日做过中国外企的中层管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丈夫,如今连中文都说的磕磕巴巴的。看到她在这里生活艰难,朋友和家人就劝她打道回府,可是她倔强起来,她说,当初我们夫妻说好了,到加拿大为孩子寻找好的敎育环境,而今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夫妻的梦想,我不会轻言放弃。于是她在靠近大学的地方租了间房子,又在餐馆找了份工作,还在家里开了个饺子店,自己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了起来,她说,辛苦她不怕,就是怕头脑不清醒的丈夫寻衅找事,一次,她刚要把包了一夜的饺子放进冰箱,丈夫突然冲了过来,把满桌子的饺子打翻在地。她说,当时觉得天就要塌了,对丈夫哭着嚎着:我这么苦是为了谁,你什么时候才能清醒呢。刚好孩子放学回来,一家人顿时哭成了一团。她说,也许是那件事让丈夫受了点刺激,又加上她坚持为丈夫请中医针灸,还有这边医院的不间断的治疗,丈夫的病终于一天天好起来,再去她家时,看到她丈夫能帮她包饺子,说话也清晰了很多。后来她丈夫找了一份兼职工作,儿子也考上了大学,她说,自己总算是熬出来了,她不包饺子,也不打餐馆工了,而是到一个社区中心做社工,从义工做到兼职,又做到专职。如今她是苦尽甜来,那个曾经把她“磨”得没脾气的丈夫,而今见到见到所有的朋友都会得意洋洋地夸妻子,这个家是她撑起的,她是我们家的大功臣。 % l* x: A3 v# ]1 I5 P
' O3 s2 {, }" f( B* D& E
$ A2 o; A( g5 D. S. n6 y其实因为这些的移民家庭太寻常了,这样的女人一点都不引人注目,但她们的确是移民中最坚强的一族,是她们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家的重担,其中做女人的甘甜辛苦自己知。 , `% Q8 }8 F+ z: w/ P0 B
4 s( [) b( g- y) y时运转换
" L6 }* U: W# a) o小女子逼出个“家务男” 8 p" w% ?* x; }8 p E U& F
- u0 h$ V! Y" d4 ~ C5 h也许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只认可妻子的“相夫敎子”,丈夫只是“甩手掌柜”。但这个世界变化快,如今由“家庭主妇”一词派生中来的“家庭主夫”,在中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这里,与英语“housewife”相对的就是“househusband”。还记得当年我的一位英文老师曾经很骄傲地说,她的丈夫,如今在家里做“househusband”,做饭、打扫卫生,收拾房子。她说的一脸得意,我们听的一头雾水,当时就有同学说,这样的husband有什么可说的。但转眼间,在我的这些同学中,还眞有一“小女子”逼出了一个“家务男”。 6 |8 I$ J _: W2 q, B5 ]
9 \/ }( b" t' T0 Y( H$ R8 L
她说,自己从来就是个不起眼的女人,在中国也就是工厂小化验员,来到加拿大,眞的是时运转换,读了两年的college,这却找到一份这里的“铁饭碗”,在联邦政府工作,而她的丈夫,一只只在一个大学找到一份合同工,协助一位敎授搞课题,每年只有那位敎授拿到科硏经费时,他才能保住手里的“瓷饭碗”。她大丈夫说,过去在中国是太太家务活全包,现在是我专职干家务,咱走背运啊,只有做个“家务男”啦。女的则说:不是我把他逼成了“家务男”,而是他主动“舍车保帅”,我也是手把手敎他炒菜,脚跟脚带他买菜,才把他历练成出色的“家务男”,你们说,我容易嘛?。虽说这是句玩笑话,大家却看的出小女人掩不住的幸福感。颇有风度的“家务男”也一旁调侃道,其实,做家务比挣钱容易,你们看她朝九晩五,风里雨里的,也挺辛苦。而我做好家务,保证我们家的经济来源,我们家才能长治久安。再说了,在中国咱是决不能让老婆辛苦养家,这不是来到了加拿大,在加拿大当“househusband,也算是入乡随俗吧。 / M8 C7 f6 h% \9 }( ]
: b3 P4 c- W5 M( b8 T% ?
说实在的,在中国常见的那种“男主外,女主内”传统家庭格局,这边的很多家庭已不存在。女人“当家做主”的家庭不在少数。有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家庭也是这样,就是一些华人移民家庭也在现实面前悄悄地改变,家有经济上占主导的女人,身后再有个“家务男”,家庭变得更和谐,这也许这也是做的丈夫的意外收获,更是做女人的另一种甘甜和幸福。 + s$ ^) j! g" N1 w) o
4 B! F U+ t) i地域差异
1 C0 v9 t4 H/ J( R9 V! n传统观念挑战加拿大“女权” - l }, a9 A0 K/ D! ?+ J6 Q
$ K+ e9 u$ s/ i7 P/ O1 j说起加拿大的女权运动,一直就是风起云涌。10年前就曾发生过一起因抗议男人可以裸露上身的女权运动。就是现在,加拿大对妇女儿童的保护也是有目共睹,别说丈夫打老婆会吃“官司”,就是公司招聘,也不敢有性别歧视,还那些单身母亲们,有政府政策保护,比累死累活的男人都活的滋润。所以这里的女人经济不依赖男人,精神上相对独立,还有保护措施,那么“女权”主义能在加国风行,那是势在必行啊。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加拿大女性,尤其是母亲,对家庭财务具有支配权。她们能够独立决定或参与决定从买衣服到外出吃饭,甚至是购买新车的所有家庭财务开销。92%的成年女性,96%的母亲,独自或者与他人共同管理家庭财务,并对家庭购物有决定权。为此,Environics公司消费者硏究部门副总裁麦克唐纳(David MacDonald)表示:“数据表明,加拿大女性在家中担任了首席采购官(chief purchasing officer)职务。不管是厨房里的玉米片,还是马路上的汽车,看来都是由女性决定购买。因此,零售商们必须考虑到女性的购物兴趣”。
9 O' s/ a y/ B2 \7 T1 b! O1 [/ ?0 W' r+ _
在中国传统女学敎育中,女性要服从男人、服从家庭。现在的中国女人从表面上来看非常女权,女孩对男朋友呼来喝去的,对婚姻对象要求很高。但正像中国“新女学”的创始人苏芩说的那样:中国女人是狂一阵子,男人狂一辈子”。很多中国女人自信程度很低,总希望找到一个更强的男人来支撑自己。其实就是移民来到这个“女权”意识很强的国家,华人女性还是习惯把男人当靠山,一旦觉得这个“山”靠不住了,婚姻和家庭就出现了危机感。但是如果做妻子的太能干,独立意识太强,很多华裔男人又受不了,女强人还是难被华裔男性接受。同时也发现,这里的移民家庭,如果太太是只工作不管家,那么一般都保养多比较好,无论容颜和精神看上去较年轻。可是那些旣要工作挣钱,又要带孩子养家的女人,很多人都显得憔悴疲惫。倒是做”甩手掌柜“的老公显得有活力。身边也常有女性朋友说:女人要对自己好一些,工作上是女强人了,家务事就少做,要求女人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纯粹家是自欺欺人。的确在这里也常看到,太能干,太要强的女人,把自己弄成了“黄脸婆”,而养尊处优的丈夫一旦发达了,就会毫不怜惜地扔掉自己糟糠妻,另觅新欢。所以,华人的传统观念相对当地的“女权主义”,还是颇有挑战性。 9 v# W9 B, T. } I" n7 t% ~' J
6 z4 N0 J5 U( W s" r1 A你看,在加拿大,做女人一样是有甘甜有辛苦,而有关女性、女权、全职太太、职业妇女,这些女人们谈不完,说不透的话题,在这里照样是常提不衰,各有主见。这次把“做女人 甘甜辛苦有谁知”的话题留给读者,希望在以后的讨论中,得到的不仅是一声声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