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40|回复: 0

中国人和老外容易发生的十大误会

[复制链接]

46

主题

61

帖子

0

精华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3
获赠鲜花
1 朵
个人财富
615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10-22
发表于 2012-2-2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帮家电维修李师傅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122731390_11n.jpg

5 t, G+ |/ H: M- h  _

6 L% |* J6 K- [+ G- m, M* H6 o+ h% J- p  Y$ X% h
有中国人和西人闹过笑话或者误会吗?中西文化差异会造成两方人对某些事情的态度和做法的不同。加强沟通,理解万岁。为了让你和老外轻松相处,我们总结出经常发生的10种误会及其解决方法。
9 ?8 [$ p6 v% b! V' _4 Q/ |
, k9 f2 Z0 h0 \$ R* T7 b! |Top 1 吃饭4 Q" _4 t; q3 \( |1 U9 \# `4 b

9 O& u5 w, ^9 P# M/ U8 X6 `+ x“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中国人和老外的交往许多时候都发生在饭桌上。中国人请老外去家里吃饭,可能会准备8-10道菜。你最好让老外有个心理准备,要么他们很可能根本没有肚子去吃后面的菜了。
' b8 S5 h) z3 L  \# g' v6 p! d9 V8 L  {, O4 D, Y# a/ e& t3 |
如果你去老外家吃饭,也许桌上仅仅就准备了一道菜!而且他们也喜欢说"The dishes are quite good; these dishes are quite famous"(菜的味道很棒,而且很有名)。绝对不像中国人喜欢说:“准备不周,凑合吃点吧。”
3 ]8 z3 F& D& H, K' k9 a, C
( K6 {3 X! f0 \! f) L& [中国人为显示热情,喜欢给别人夹菜。但是老外却不喜欢要别人给自己夹菜。老外乐于让人自主选择喜欢的食物。
& o( w) e5 D- L% m8 D4 [6 x% [+ m) z, ?/ r/ h- z; W  Q, x
和老外吃饭,中国人千万不要谦虚含蓄。大多数老外都是实在人。当他们问你要不要吃点什么的时候,如果你谢绝了,他们会尊重你的决定,真的不给你东西吃哦。所以说,饿了就喊出来吧。
1 \, S% k! W2 v, q. O* f. ]
7 _3 G& J, l% c2 @  ^. lTop 2 做客7 Q; y, w7 F. H3 z/ Y; G

7 _% f7 k, ~7 s+ x中国人去别人家串门的时候都喜欢随处逛,到处看。可老外是怎么看待这些行为的呢?虽说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是好的待客之道,但老外还是忌讳你在做客的时候在他家里东逛西逛,甚至偷窥他的隐私。同样的,涉及到薪资、年龄等隐私问题我们也不要张口就问。
! W( Z1 C- {8 B/ I/ b+ Y1 @# c2 g5 s  f
Top 3 送礼
' {* ^7 g8 D- `+ C9 l1 @. a) j( S! F$ e, g" `& q' f
中国人送礼喜欢成双,比如说两瓶酒,两条烟。一是为了显示自己不是小气人,二是为了讨个吉利数字。去朋友或者亲戚家做客,拎点水果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6 y8 _2 X6 F

8 ]7 J, m! ]) T$ `4 G但是,在西人送酒的时候都是只送一瓶。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要喝客人带来的酒,如果客人拿了两瓶,似乎表明客人是个酒鬼,主人恐怕一瓶酒不够喝。$ Y7 e9 {7 P% Y/ R; e; Y
" j  y# W3 Z# S
去朋友家做客一般也不送水果。水果一般是作为看望病人时候的礼物。
/ d& M, p+ P- s$ x. U" W% C2 w* D
6 p( r5 ]& g# n4 q+ U而且,中国人接到别人的礼物,为了显示自己不是个贪财之人,习惯于把礼物悄悄放在一旁,然后等客人离开后再拆开包装;而老外则希望你当着他的面打开礼物,并对他的礼物赞美一番。
1 u- T6 `( p1 Q4 v* X6 `3 I5 r0 u
- c" s% {3 T5 C* z5 mTop 4 眼神8 z  K1 }. k. q; C4 Z' C; F

7 ]; @( t. S8 w4 T: `3 x7 A许多中国人在和别人说话,或者当众发言的时候,羞于和听众进行眼神的交流。这种做法其实是不礼貌的。
' y! O! ~) z9 a. T3 y, N& m- Z9 Q) y6 g3 i5 k% O  L
当众发言的时候,洋人与观众会有眼神交流。他们是不会把脑袋埋在稿子里面说话的。如果你发言的时候没有勇气看听众,那么你也无权要求你的听众会和你形成良好的互动。
% M/ O5 Q/ _2 M  S' P! T
4 c7 V% L) f8 h- B* N5 c( l7 dTop 5 鼓掌
# A. Y- H$ h  q0 j7 s8 I- P- |* L, H# Y7 A0 ^4 b
当众发言的时候,如果别人给自己鼓掌,为了表达谢意,中国人通常都会暂停发言,而后随着听众一起鼓掌。可是老外就不理解为何要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给自己鼓掌,多不谦虚啊。所以,以后老外在场,发言的人不妨用鞠躬或者挥手代替鼓掌。当然,微笑站立也是一种选择。) G- `$ L: v, y& I

9 Y' ]7 `% D* _* p7 wTop 6 送别7 ^$ G8 g( |' K& ~7 h# U0 m/ I! T
7 R. k( Y$ e4 b$ `7 m( R! z- ]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相对内敛。送别的时候,他们强忍泪水,吝于拥抱,种种“冷淡”表现让老外深感诧异。所以,如果你和老外送别,举止不妨洒脱奔放一些,可别让他们觉得你是“冷血动物”。1 M: B( @( o( ]' @) m# U
% r( g6 e0 a  q* F) k3 c$ X
Top 7 称呼
3 t. N* c  b/ `- b% o0 |& S! J
( X' q/ c# X8 Y/ ]" ?" J当外国人听到中国人称呼他们为“老外”的时候,他们心里是不高兴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并不老,且很健康。2 t( ]5 h/ d5 @5 t) w* u' J4 e

; d; r! }6 j! \  {% P# C  u( Y而当他们听到中国人管外国小孩也叫“老外”的时候,他们才明白“老”其实是对某个人的尊称,比如老张,老王。
% U9 F* Q' ^6 n) c: ^
3 }, G: N( v" \  e* DTop 8 出游
( b0 X# z2 Q* a% k& {% o( K4 P, U
5 t7 P) @( q0 k/ u$ S1 F中国人结伴出游的时候,如果买什么东西,花钱的那个人一般都会先统计有几个人,然后按照人头购买东西,即便有人之前客气地说不要,中国人还是会给他买上一份。然而和老外结伴出游,如果你客气地推说不需要某样东西,那么对方真的就不会给你买。他们觉得不给你买是尊重你的决定。所以,想要什么东西,就直接说出来吧,事后真诚地说声谢谢才是他们眼中的礼貌做法。2 s/ ~6 }! L7 z% V
7 l/ \3 t  |9 N0 C/ \4 W, a+ S
Top 9 致谢
: Z* p; i2 v: [9 t& S( E" S3 c' O; q: N# ]& _7 ^' C3 z! J
中国人认为对家里人或者好朋友的帮助是彼此根本不必说谢谢,说了反而显得关系生分。而老外对家人或者朋友的帮忙都习惯说谢谢,他们期待听到“谢谢”或者“请”之类的礼貌用语。所以,和老外相处,千万不要吝啬“谢谢”两个字。“谢”少了只会让老外觉得你羞涩且不懂礼貌。
# n7 H2 X/ C1 j/ ]0 `2 Q) M9 ~3 ^/ Y9 P" k" ~" q: s$ H2 A/ p
Top 10 赞美0 _( k  C' l% K( s6 D3 \/ Q

- @4 J4 K: F; L( M% B; f西人乐于赞美别人,同时也乐于接受别人的赞美。而中国人为了显示谦恭,常常会“拒绝”他人的赞美。这种“拒绝”会让老外觉得莫明其妙,好像你不领他的情似的。
/ @/ }- u* s: v  N3 O4 S. {& j
6 Q, e% `8 u/ D* N7 N; A中国人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为了献殷勤,国人常喜欢对客人说"You must be tired? Have a good rest."。(您应该很累吧?好好休息一下)。然而,普通的问候之语却有可能让西人误解为你对她的身体状况表示担忧。他们很喜欢别人夸他们年轻、强壮,如果你质疑他们的身体健康,他们甚至会发怒的。
/ E) g+ j6 v8 J2 V& T
( @" ^: p; p6 b2 B- L5 W. {. k" R
9 q6 Y; q1 I" C一句话,外国人的表达及处世方式更为直接,而中国人则更显圆滑。
3 P* b6 M7 t5 w. L% ]' H" i% L
5 Y2 u* Y+ m% F% L1 x( O" g10大误会盘点完毕。今后和洋人相处,尽量避开雷区。沟通无极限,交流无国界。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4-6-27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