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觉悟 于 2012-7-12 14:38 编辑 1 Q" n% x& m* m& f4 k2 o
5 ^! H$ {- j9 @加国105岁老妇申请养老院10年无果还要等 社区护理统筹中心为Faina安排了一名家居护理员。星报资料图片 " |. a0 S3 I( d/ L
I A S K
长者平均轮候108日便可获安排入住护老院。资料图片
$ Q9 C1 d$ v# x! e$ x7 a2 s% m$ T M) V5 E- U& |* @
只懂俄语有罪﹖一名年龄过百老妇,10年前申请入住护老院,但因为只懂俄语,至今仍未获分配位。她近日获当局回覆,要她「再等两年」,多病缠身的老妇日后即使「有幸」入住,时年已达107岁。 住在北约克的俄裔长者Faina Mileikovskaia已经105岁,处于失聪和半盲的状态,加上精神错乱和常 有幻觉,需要24小时照顾,奈何她轮候入住护老院已经10年,最近才得到回覆,当局要求她再等两年,届时她已年届107岁的高龄。其80岁女儿坦言照顾母亲十分辛苦,当局解释,由于Faina只懂说俄语,故只能轮候入住有俄语服务的院舍,因此轮候时间较长。 / ~6 Y# x( I* E: L! Q
' Y9 |% z2 v2 V4 i+ O P
) p* a* m" S) G% EFaina年轻时是一名歌剧演员,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剧院演出,现在4代同堂,一起住在北约克一幢两层高的房子内。Faina已失去听觉,部分视力亦已丧失,陷入精神错乱的状态,有时还会有幻觉出现。
' [. C5 q% T/ ~" {
2 N- X ]3 m4 d* g* E) Q失聪半盲 80岁女儿照顾
0 N b# I' b' P0 Y+ S* b' {+ c
- Y ]1 v, k& S- D3 `' q0 Y5 e由于Faina以往曾跌倒昏迷,女儿Mila不得不在家全天候照顾她,但其实Mila已80岁,本身也是一名长者,只不过Mila的女儿和女婿忙于工作,孙女又在英国读大学,她只能独挑重担照顾失聪母亲。她坦言感吃力,要盯着母亲免她摔倒。 5 g4 | u0 n8 z
1 W# W- |$ E- j! \$ Q
0 b8 c& x7 o. o& X, U8 o! n
社区护理统筹中心(CCAC)解释,一般长者平均轮候108日便可获安排入住护老院,但Faina只懂说俄语,只能轮候入住有俄语服务的院舍,故增加轮候的时间。现时该区共有2521名长者轮候入住护老院,平均每个月有200名长者获安置。CCAC会派员家访,评估是否有需要为她提供更长时间的家居护理服务。目前CCAC安排了一名护理员每周上门两次,为Faina提供两小时护理服务。
0 i; Z' D7 ]2 t; d/ G
0 |) ?7 u0 r2 _煺休后想去哪里生活? 想去大陆养老
1 W) m( {: Q' j! h
& m2 @7 _; L: h- ^; D4 B- G
9 H& e7 T! s# V9 P2 T* ]1 R2 f马女士计划五六年后煺休,并准备在本地报读英语课程,认识更多不同族裔的朋友。 www.iask.ca 龚小姐打算煺休后夏天留在温哥华,其余时候去中国大陆北方城市养老。
/ u3 c% Y1 V" A4 y: P8 A H* v- y' H" }" G0 e; e
刘秀莲计划煺休后,在夫家所在的金门养老。* L* w- |( ~* I( [; Y7 ~& G
对于煺休之后会到甚么地方,有接受访问的华裔移民计划留在温哥华养老;有人希望煺休后到中国教小朋友绘画;也有人希望回亚洲,享受田园生活。56岁的香港移民马女士称,她住在温市快20年,由最初艰辛创业,到在本拿比拥有自己商铺,故此在此很有归属感。她说,温哥华是人间天堂,气候不像香港湿热,住得很舒适。她计划五六年后煺休,并准备在本地报读英语课程,给自己「充电」,同时认识更多不同族裔的朋友。 . `0 J+ d- f+ Q
# | N9 X0 B/ A9 f/ i
, B1 h) W& ? \
现年51岁,也是来自香港的龚小姐则说,她打算65至67岁时煺休。她希望煺休后夏天留在温哥华,其余时候去中国大陆北方城市养老,并在当地教有需要的小朋友绘画。她说:「煺休生活不是等死,要去做有意义的事,让精神上得到满足。」来自台湾新竹的移民刘秀莲则计划65岁煺休时,前往夫家所在的金门养老。她说,金门地处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到两岸都很方便,当地文化又与台湾相近,让她倍感亲切。她指金门政府在农历新年、中秋和端午节,都会派发相当于100至200加元的节日金,医疗服务及时到位。 8 s. H/ _; j4 P" b8 n% r( F& z" M0 @- {
% Y2 L$ [2 E6 M% d; \& J$ a此外,刘秀莲嚮往金门的田园生活,「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有的是10至20万加元的城市屋,屋外有农地种蔬菜,生活可以自给自足。」 % K1 j! d0 g# N' x& g
2 I2 E+ O* a5 N7 U
" y2 U1 r3 J# O5 {& n% u多伦多华裔养老院轮候时间已经达九年
" s7 y% S4 W9 }5 u/ P8 c" }% H, m H安省两个最大的、为华裔长者提供长期护理服务的颐康中心和孟尝中心负责人昨天回应长期护理行动小组的报告,两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小组报告提醒市民,虐老问题需要更多的重视,让居住在安老院的长者和家属更清楚自己的权利。 $ e; l h$ I; {, O0 [
8 x. Z* m0 p5 p/ u孟尝安老院院长卢曾瑞珍称,孟尝现在共有叁个耆老护理中心,拥有457张牀位。她认为行动小组提出的建议,孟尝中心早已经落实。孟尝一直有对员工、院友和家属就虐老问题进行培训和教育。对于行为有问题的老人,如有特别需要,会转介他们到专门机构治疗,因此目前还没有收到住客投诉被虐待。在该中心的工作人员中,大家都会遵照长期护理法,对虐老事件採取零容忍政策,如发现问题马上举报,如若隐瞒就算违规。 8 w5 \5 V J4 h) o: | M
' p, {. Z+ Q; S, c: l' K, [) r' F
多加沟通建立信任 . @1 F: [# D9 ~+ j5 S) x
+ z7 [" _' L9 f; B! j& r U2 B* h
- {/ I- ^# R C- D+ k* M她进一步表示,孟尝的工作人员与住客的沟通上都没有问题,同时,与家属之间的信任也容易建立,服务对家属也保持开放透明,因此,虐老事件就不易发生。颐康中心传讯总监黄晓莹也表示欢迎行动小组的建议。她说,长期护理是安省法律规管最严格的行业,但还有事件发生,就需要进一步的行动。该行动计划对于颐康来说并不算新鲜,因为颐康已经这样实行了,所以也不会对他们目前的工作程序有什么影响,只是不知道政府方面是否会因此做出政策改变,从而各长期护理中心也会做出相应调整。 9 f& b, s: b i) Q2 C! g
# K/ @$ N4 S& H% q7 P$ h- K
& r* X% Z7 g" b: n
黄晓莹称,颐康目前有四个长期护理中心,共有805个位。她对于华人社区的长者护理中心的服务质量很有信心,相反对社区及家庭中对长者护理意识的缺乏有些担心。一些华人来加时间不长,对这里的社会和文化不甚了解,因此在家中反而容易出现虐老的现象。但目前要进入华人护理中心的轮候时间已经达九年,如果政府能批准更多的牀位,更多的老人就会得到更好的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