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61|回复: 0

网络红人:北京协和“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复制链接]

77

主题

11

回帖

0

精华

注册会员

积分
175
获赠鲜花
0 朵
个人财富
892 金币
注册时间
2011-3-25
发表于 2013-6-11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金房地产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124843045_11n.jpg

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于莺。微博图


$ p% j; y0 D) `+ S+ n/ p6 m) V. w3 f5 G8 [0 W! G
于莺1974年生人,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1993年由上海来到北京上大学,在京已居住18年。2011年10月,因注册并勤更微博“急诊科女超人莺”,讲述医院囧事、生活趣事而走红。目前,于莺的微博粉丝高达208万,被网友称为个性直率、言语幽默的“协和姐”。
  `5 i5 F2 B# H! ^6 Y: O! [/ y5 l$ }0 Q1 J( S7 Z
协和姐的精彩微博摘录:
* D9 C+ N" l! z9 r5 a- d4 w  Z' a2 K- N
@五点醒来,孩子病了。咳嗽、发烧、嗓子疼。我找出美林、咳嗽药水、头孢、阿奇,和了和递给孩子喝下。我说妈要上班了,你自己好好呆着。孩子可怜地看着我说,你就不能不去上班吗?我说,科室里有四十个大病人躺着喊:于大夫救救我!所以,你只好把你妈放出去喽。孩子笑着,理解着睡下。转身关门,心中万般不舍……
4 z" `. @! H, N  C4 O
5 G( q+ o3 C: O5 h* U) }@夜班,太平无事,半夜一点,抢救室门开,一老头一路小跑进来,边跑边喊:我要死了,我要死了!然后一头栽倒在抢救床上,呼吸心跳停止,三分钟后抢救成功。心电图提示大面积心梗。总结:第一,要有自救意识;第二,要熟悉医院的地形;第三,简明扼要的有效沟通异常重要,尤其生死攸关时。7 f; o$ }: C+ o9 K6 M
9 W' c5 H9 y9 m
@去年国庆,从九月三十日起,我持续高烧39度以上。查了血项正常,我恨恨地说:就不吃药,看你能把我咋样!第一天,太平。第二天,同事劝我吃药。第三天,我闭门谢客,坚持己见。到第六天,感染科主任发来短信:考虑合并细菌感染,还是吃药吧!仍拒绝!第八天该上班了,也不烧了!苦了我的整个长假啊!) z7 z3 m* A" ]: s  [
% s) L* T& i+ ^- y
@11点,多科会诊,遗传性高脂血症的孕妇合并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关于要不要保孩子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主张保!一来非重症胰腺炎,没到生死攸关时刻;二来不进食不疼,各项化验指标无恶化迹象;三来以后再怀孕也会面临同样问题。最后讨论的结果同我预想的一样,多科协作,继续保!母子加油啊!
* E' V  u5 u8 u1 w( |- X/ C2 w& L# Q- z7 F% Z
发布微博:将辞职
, ]1 d4 |) n9 m9 s: I3 ?

9 v$ D9 y9 F8 [  ]/ z3 p# r7 X“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微博爆红后,有了许多的个人思考。6月8日晚9时,“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发布微博消息,宣布“干完这个月就辞职了”。6月8日晚9时,“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发布微博消息,“妞爸要去玉树支边三年,而我,干完这个月就辞职了。打算给自己放一个月大假,追求自由执业之梦想!”
- O/ P, R" z& @7 a. D: d4 `7 D
“女超人”说,现有医疗体制有太多问题,反而预示着,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都将迎来改革的春天。走出体制,她依然会坚持做医生,并希望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医生一起,打造社区医生的个人平台。! s& w$ Q0 Q' p4 N
" W! Y2 M. e  J$ K7 ~
与新京报的对话:5 v0 Y: Z. L5 x; T
' X6 _3 c/ C9 ]4 M6 p: F
新京报:对于你要辞职,领导和同事大吃一惊还是意料之中?: B" j# |0 H2 w8 M1 @. n9 G

% I/ L2 v* J& l: {于莺:我不是一个冲动起来就撂挑子走,或者什么事情都藏着突然亮杀手锏让别人难堪的人。辞职的事情,我考虑了一年多,可以说是深思熟虑。两三周前,我在科里透露过,我们领导应该是早有预料。9 G+ Y  V& [5 Z. G& b/ i8 R
/ w! A/ Q: o- u( L# z6 k
新京报:辞职办得顺利吗?
! e7 a, q( F# e/ O: o0 Z* ^$ z
5 j0 f" M+ B! \  i/ V7 G0 ~* M于莺:(摇头)要盖20个章,还有很多七零八碎的事情。& O6 @9 G4 B* M7 B5 ?& K5 b
' Y4 \, t4 a$ W3 a
新京报:这种体制内程序的繁琐,是你下决心要离开体制的一个原因吗?
  M1 x" n2 D% q3 T
3 D9 V3 j5 b4 F* y  ^4 t于莺:倒不是因为盖章的事情。最直接、最根本的理由是,现在对医师的评定、评价体系,还是SCI文章、科研这个指标。我承认我没这个天赋,但我的临床能力很强。我觉得,科研这条道路可以有,但不可以是评价医生的惟一道路。4 O/ \: m! T6 c1 \* ^5 z

/ E$ s) R& k+ ~8 {5 E% }新京报:你两年前接受采访时也说过不愿写SCI文章。5 J) |$ J1 u' T7 j
& W; \1 m$ |1 \7 D% l3 I
于莺:其实当主治医并不可耻,但在公立医院这个学术评价氛围中,如果不去拼命发论文,会显得很另类。$ e, N2 F0 ]1 j7 g  }1 y
( x5 T# }) T, u0 G& ~* n  J
我周围的很多人,都因为这个苦恼。但我在想,这个社会已经允许大夫变成一个有个性的人。想在固有的评价体系之外,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大夫,可能越来越多。比如我,想去体制外把医生做好,看能不能树立一个榜样,让大家知道,体制内不是好医生的惟一通道。: v5 W8 a% [  P9 q- B4 e8 O/ l6 q
: @% ~; G# ?1 l, ~$ l

  G+ x  C1 \- }. X2 R新京报:这两年,你发微博揭医疗黑幕是不是惹来很多压力?; j3 p1 k' j7 S

: {3 m0 [/ A2 Y+ L" ~3 z于莺:(点头)也有人说,你就是会讨媒体喜欢。我觉得不是这样,医生是需要话语权的。但现在我们的公立医院,做得很不够。" K1 J6 |% j" T, v$ G
8 Y) @" a7 _1 O. E6 t/ j7 n
比如说你去采访一个医疗事件,可以很顺利地采访到患者、家属,但能否采访到当事医生,需要医院层层把关。医院宣传部门甚至不肯跟你见面。其实,医院这种态度会让人产生极大的反感,反而不利于医患的沟通,包括媒体如何公正地报道这个事件。. i* U+ T" I( w' K4 q

+ h1 M1 j/ b% v$ x3 U0 n新京报:你觉得遇到这种事医院该怎么做?. [0 c9 i8 n# A$ U) D, [6 I# @' z  x

1 @% G2 \: b8 d7 t' V$ D于莺:需要(当事)医生发声。现在网络上,无论是对具体的医患纠纷,还是对整个群体的评价,大家的发言不再是一边倒式地骂医生。这与我们这一批的医生,不断利用自媒体向外发声,与公众互动,是有关系的。
, V  x  z- |; X) D7 p7 D
( \; p4 P- U! X# [一场医患纠纷,真是医院做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做错了故意掩盖;或是你没错,就做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姿态。我觉得,公立医院和医生都应该放低身段,跟病人做一个平等的沟通。4 y5 Y* ]0 a& y6 O/ W. M7 {. Y) s
) I: P# B! D2 q3 a0 c" @
新京报:所以你认为,现在医患关系紧张,是因为公立医院没营造一个医患平等对话的平台,包括协和?
0 U% U8 V; C) Q3 y, |  B$ Z, ~7 T6 d+ ^! |, ^+ v
于莺:这样的说法不全面,一方面是没有平等对话的平台,另一方面,政策体制也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病人一窝蜂往大医院挤,加重了看病难。所以我觉得医患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各自公平平等地表达自己的困境,督促体制和政策的改革。也希望协和医院能作为行业的老大,放低身段,和媒体及患者平等交流。
6 I8 k( w0 ^" ~  N$ c
6 g, w2 u8 t' p0 |新京报:120转运连遭大医院急诊无床困局,是你发的关注度最高的微博之一。急诊科病人滞留,应该是多年的困局。发那条微博时,有压力吗?
+ e7 N9 |/ |5 y2 E& N0 R% h% W5 I9 H' @2 T5 S9 I1 S& r
于莺:既然存在多年,为什么大家不站出来说?这个事情很好玩,谁都知道这个事情的漏洞在哪里,但谁都不去改变,为什么?
- R1 ~+ ^  o2 U6 S
, d8 y- T/ A9 Y8 T/ k新京报:你希望通过自己微博的号召力去推动改变?% c. J: S$ S4 c& ]  k0 A
) {! O- n+ y1 G; m
于莺:我当然希望,因为我们急诊科一线的医护太苦了。一个夜班,从下午4点半到第二天早上8点,像我这样30多岁的女医生,下了班以后,走路都是飘的。而急诊医生24个小时看360多个病人,绩效奖却跟这个无关。
4 F4 m' [# O% }( w6 b. z
8 A% k, @- e  v, y新京报:你理想中的公立医院应该是什么样的?0 U9 h( X% ]5 q0 E6 `" L
" e! ]! g& C' v# }' h0 L0 U
于莺:今天我好像谈了无数次理想(笑)。在我的理想中,公立医院是真正为老百姓看病的,要把特需医疗、高干病房完全剥离。特需医疗放开,只会让大夫们去特需医疗坐诊,那边的挂号费高,这是人的逐利本性使然。而普通门诊患者看病也不会因此而便宜。特需医疗挣的钱无非是为医院创收。
6 K8 ?" L0 M5 C( T1 k
: n' \  E" H. h( j! K) V政府应建立开放的医疗市场,公立医院和社区联动,根据当地居民的需求发展老年病医院、妇婴医院,私立医院定位高端的特需医疗服务,有竞争也有互补。
- @5 J# ?) t5 }0 P
4 Q7 u$ W9 t# G' I" Q9 r新京报:没有特需医疗,公立大医院的医生会不会更没价值体现?
6 H6 q/ g# o3 e& \! z0 V$ E. }5 ?; k! }$ R
于莺:医生应该是自由流动的。医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技术特长,可以留在三甲医院看疑难重症,也可以去社区医院查房;有市场意识的,也可以去私立医院赚钱,或者像我这样,去做全科医生。
" d" x& p& p+ |7 t: j& [
7 G" \( b1 z0 W- }- r7 m: ]3 i
新京报:大环境没变前,离开协和医院这个“铁饭碗”,会不会周围的人并不看好?: R6 E; t, [% t" ]" [0 E# A* H

2 k+ x2 n3 G- F于莺:也有人质疑,说你又不是专家,以为自己了不起,离开协和这块“金字招牌”,看你撞得头破血流。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想好了,就按照我的既定路线走下去。
& k9 S, k: x* J# b9 R1 Y, W% H$ _
- G# S+ z, O7 K% M3 B" V1 H新京报:现在大家都知道你要去私立医院做全科医生,有没有更具体的规划?
: r3 g) x' j3 ]) j8 ]* i& P5 s8 {8 x% f4 w
于莺:我是一个对医疗行业有想法的人。如果遇到好的投资人和志同道合的医生,我想完全可以利用网络、移动终端,去探索建立社区医生的个人平台。在这个信息化的平台上,为签约的居民提供健康和疾病管理。然后,触动政府把钱投向社区做疾病预防,而不是投给大医院去扩张,盖壮观的门诊大楼。# y  ]) t4 `1 u- @

5 M( M, Q2 j/ [/ D未来,不应再出现看个高血压,要在公立医院排几小时队这种情况;而像我一样,住在通州的医生,也会更愿意在自己家里为周边居民提供全科医疗服务。
, d. r( m$ ^7 K2 W$ {
7 J2 f& Q. O  a7 D# g新京报:没有政策支持,这种理想恐怕很难实现。
( P2 O2 D1 B: V/ K0 ~- C1 |4 A# w8 q
于莺:是的,也许我们这一代人会成为炮灰,不过没关系。也许下一代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听过于莺的故事,能理解他们,就会触动改变。% F& t" y+ X- U2 z
! y& E' @+ [3 P9 U$ Y4 J
新京报:还会继续写微博吗?
9 S) @( j9 e/ k! E* r
: p- [; e6 ?$ K% A于莺:还会写。急诊室的故事没有了,还有更多可以挖掘的领域。比如我说过,我老公要去玉树支边三年,我还是“大爱清尘”的爱心大使,有故事的地方还多着呢。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5-4-10 01: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